读书报告《功名富贵无凭据》(儒林外史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5万字
约27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书报告《功名富贵无凭据》(儒林外史读后感).docx

读书报告《功名富贵无凭据》(儒林外史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报告《功名富贵无凭据》(儒林外史读后感)

第一篇:读书报告《功名富贵无凭据》(儒林外史读后感)功名富贵何为凭——读《儒林外史》有感《儒林外史》,一部写尽世态炎凉、世间百态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惟妙惟肖,形象鲜活,跃然纸上。偶尔看几章几回,都有新的感悟。全书重温一遍,感受亦有所不同。开篇即极富内涵,引人思索。“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自古功名利禄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每个时期都有费尽心思只求富贵荣华的人,其中有市井小民、有志之士、奸佞小人。面对这样的诱惑,平步青云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或趋炎附势,或急功近利,或积极筹谋。就算这是一杯毒酒,也是一杯让人不顾生死,只求一尝个中滋味的毒酒,大有“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意味。功名利禄,转眼就是空,这个道理,读书人怎么会不知道呢?那么多史书典籍,歌功颂德的不少,也不乏警戒后人的,但是这些读书人是怎么将这些发人深省的道理抛诸脑后,汲汲于富贵?“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腐蚀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正因为读书的好处有那么多,可以满足一个人的欲望。而一旦加官进爵,欲望不只可以无限满足,而且可以滋生更多的欲求,感受高高在上、与众不同的虚荣感。这是封建社会吃人礼教的一个侧影,吃人不吐骨头,还让人无条件地追捧,不得不说这可怕的礼教是多么的恐怖。《儒林外史》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一两个?这部小说中,很多人物是家喻户晓的,中国版葛朗台——监生严致和,因为中举而发疯的范进,从黑发垂髫考到花白头发的周进,攀附权贵、抛妻弃子的匡超人„„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阅读时就可以想象出人物形象,不禁感叹作者笔法的高超与熟稔。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四书五经或许可以娓娓道来,但是个中深意却是不甚了之。为了因对当时的八股科举考试制度,死记硬背八股样卷,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样卷是记住了,但是知识层面却永远漂浮在表面,更不用说将之运用在造福民众、匡扶社稷。匡超人,其实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名小辈,机缘巧合之下结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看他朴实敦厚,是个可造之材,基于惜才心理出发,赠给匡超人十两银子,规劝其读书上进,早日致仕。匡超人有感于自己外出的见闻,窥见读书的好处,遂用功学读八股文。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知县赏识匡超人,提拔他为秀才。初尝功利的美好滋味,他更刻苦地学习八股文。好景不长,李知县被诬陷获罪。匡超人害怕自己被牵连负累,逃至杭州,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宝地,他认识了二个指路人——景兰江、潘三爷。后成为八股文的“选家”,被五省的读书人尊为“先儒”。跟随平凡的李知县来到京城,匡超人为巴结权贵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最后致使妻子含恨而终。这么多悲剧的发生,到底应该由谁负责?匡超人吗?他只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利欲熏心的人,在他看来,权势永远是没有错误的,只有这样,他才实现了自己的宏图大志。封建思想荼毒了众多朴实纯良的人的善心,也泯灭了人性。再说为中举而发疯了的范进。在初中时,我已经学习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初读文章时,感触颇多。一个正常人为了一个小小的功名,一直坚持不懈,可到了真的迎来成功那一刻,却欢喜到发疯,失去了理性,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哀。范进是一个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苦苦考了三十四年,终于熬出头,这也是仰仗周进的特别照顾。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萎缩地向老丈人低头称事,中举后便有了老爷大人们的官腔。甚至在为母亲守丧时,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范进中举,本人欢喜至发疯,身边人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先前大家对其鄙夷不已,敢大声呵斥或者指使他做事,一点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由于中举的喜悦冲昏了范进的头脑后,他的丈人——胡屠夫再也不敢造次,以前对范进要打要骂的性子也不敢泄露一丝,直说自己的女婿是天上的星宿,玩玩打不得。无奈还是需要这位平时将范进视为无物的丈人打醒发疯的新科举人,真是难煞此等小民了。范进只是中举而已,可是这个举人的名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福利,乡绅们都在第一时间送金送银,赶忙巴结这个新贵。从这件小事看,封建科举制度多人们的荼毒有多深。像范进这样的读书人,他们热衷的不是那高深的学识,不是道德理论上的治国经略,而是纯粹的个人利益——升官发财。范进原本一无所有,但是有了一个举人身份后,房产、田地、金银、奴仆,都不请自来。类似于胡屠夫之类的市井小民,势利至极,见风使舵,将当时底层人民尖酸刻薄、势利展露无遗。而乡绅之类有头有脸的人物,纷纷攀附权贵,送金银,送奴仆,送田产,本着钱财是万能的初衷,贿赂于范进这类人人物,这无形之中助长了读书人为荣华富贵而读的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书报告《功名富贵无凭据》(儒林外史读后感)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