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docx / 文档详情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29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docx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第一篇: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十八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女死矣。”曰:“子在,何敢死。”(《先进》第二十三章)。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章)。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此说不足以全信,但是确有改变过《诗》《书》《春秋》,即文学、政事、历史三种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书。他重视编写合适时代的教材的思想是毋庸置疑的。2.4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认为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性格也不一,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3.有关学习方法:3.1要以学习为一种乐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孔子倡导学习之后就要经常去练习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二章)。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病的的源泉,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3.3在学习上,要注意温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十一章)。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而能有新的知识,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3.4要学思并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十五章)。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学习应带上自己的思考,这样学习才能进步。同时也指出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3.5要学会不耻下问。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第十五章)。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3.6学习要学以致用。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第九章)。孔子非常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也看出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3.7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并重。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十六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信和仁。当然做其他学问也是这样的。3.8知识比生命更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十八章)。孔子把修身治国的学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修身治国的学说。当然这种精神也适用于对一切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二、评孔子的教育思想1.贡献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发生过长远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教授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等,依然基本上以孔子为楷模。就算是在当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甚大的。孔子从古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