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弟子规感想 第一篇:读弟子规感想我读《弟子规》《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中的“弟子”指学生,即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求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应尽的规范。从这三个字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就是这样一部做人规范的宝书,我第一次读它是在三年前,当时只觉得它篇幅短小,内容简单,读读背背,照着做就行,于是便把这一“简单”的工作交给家长去做了。结果,在家读的孩子很少,效果几乎没有。第二次读《弟子规》是在两年前,这时候《弟子规》已纳入我们教学的范围。当时读它也主要是读熟,会背。也知道要去践行,但还未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去做。当我真正知道《弟子规》要平心静气地读给自己听,要在生活中老老实实,一点一滴地去践行它还是在一年前。当我用恭敬之心,用缓和之音再读起《弟子规》时,我发现它就像一位千岁老人坐在我对面,对我敦敦教导。我才知道,原来做人应该这样做。从此我在生活中开始一点一点地审查自己。当我看到自己的书桌乱七八糟时,脑中就马上蹦出“几案洁,笔砚正”于是赶快整理好。当看到孩子们下课后文具没有及时收拾时,我就引导“读看毕,还原处”。孩子们接道“虽有急,卷束齐”,于是都整理好书本再离位。当我看到走廊里有人奔跑时,我忙对他说:“步从容”。他接道“立端正”,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走了。慢慢地孩子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弟子规”。一次在课堂上苗苗回答问题,声音有点小,我鼓励她,让她大点声,并让她重复了好几次,我突然想到《弟子规》中有句话,问孩子们“《弟子规》中有句话怎么讲?”有的答到“将上堂,声必扬”,有的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孩子们在一定情景中,说出这样语句,让我非常震惊,他们的运用能力真强!还有一次要上《论语》课了,一个女孩忘带书本了。刚好邻班上体育课,我让她先去借一本,不一会她回来什么也没拿,我问她怎么没借,她说:“他班没有人。”情急之下,我生气地说:“你不会先拿一本,下课就还嘛!”孩子怯生生地看着我说:“老师,《弟子规》中说‘借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我的脸“刷”地红了,我忙向她鞠躬说:“对不起孩子,我错了!你用我的书吧!”刚好一位语文老师经过门口,我忙向她借了书,并鞠躬道谢。真是心存善念,天助我也!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家长也开始重视《弟子规》了。那是一年前,我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读《弟子规》两遍,一些家长就在检查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几句,感觉很好,就想用一用,冯傲博的妈妈说孩子,整天上厕所后不洗手,一天她发现儿子又是如此,忙说:“儿子,《弟子规》中有句‘便溺回’,怎么呀?”儿子接道“辄净手”。然后马上反应到,“呦!洗手”接着立刻就洗了手。妈妈感到这个《弟子规》的魔力还真不小啊!于是当天便买了一本带注解的《弟子规》自己研读起来,日后便常常用《弟子规》中的语句规范自己,引导孩子,孩子也越来越明理懂事了。的确,在没有将《弟子规》融入生活之前,感觉道德教育疲于奔命,亡羊补牢,不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学习落实《弟子规》之后,发现它与生活水乳交融,学生进步显而易见。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德育工作变得厚实而鲜活,正应了《礼记·学记》中“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家长更是把功劳归诸于我们教导有方。有一天一位学生的爷爷在听了孙子读《弟子规》后,十分激动,便写下了一张纸条给我“谢谢你们教孩子学《弟子规》,我几十年的社会摸索,所累积的经验,居然是《弟子规》中的一两句话而已。以后我要跟孙子一起读经典。”从这可以看出,远离圣贤教育,会使人生走很多的弯路,怎么办?当务之急就是无论老少,都要补上这一课,向老祖宗学习。古代老祖宗们都有家规承传了几千年,我们应该把《弟子规》作为我们的家规,我们也要将自己的家规传承下去。告诉孩子有这样一件衣服:它不用花钱,不会旧,不会坏,而且随着你年龄的增长,这件衣服会愈来愈美丽,愈来愈漂亮,愈来愈庄严,你穿上去的时候,别人都对你非常恭敬,这一件衣服是什么?那就是“好习惯,好德行”。当你做到《弟子规》中的一条,你就帮这件衣服织了一针,每做一条织一针,你把它统统做到了,这一件衣服就织得非常完整,而且光芒四射,别人都会起而效仿的,那你的身教就会影响周围的人,这渐会影响这个社会,你也将成为圣贤之人。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弟子规》为根基,同时不仅让孩子学习,我们做大人的也必须以身作则,全家、全校、全国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大人给孩子做出圣贤的样子,这样《弟子规》就真正成为彰显圣贤的一面镜子。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将更加和谐美好!第二篇:读《弟子规》感想读《弟子规》感想近日,每天早晨与夫一同诵读

一吃****福乾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