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x / 文档详情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9万字
约69页
0
5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x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案例分析一、西方学者威廉斯在其《教师供求规划》一文中指出:“尽管有各种新奇的小装置用来改进教学效率,但我们却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依然是教育过程的支柱,新的技术工具并没有导致教师职责的废除,反而在帮助教师从专制的教的角色变为教学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因为,在教学手段的组织协调以争取教育的最佳效益方面,教师扮演着一个主角。”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的一般原则。答:1、这段话说明了教师、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关系。(10分)2、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我们要求的不仅是会“使用”教育工具,而是会“运用”,现代教育工具不是新鲜的摆设,不是教师资力的标榜,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的教学要素,它同样要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并受到教师的教学监控。(8分)3.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依据教学目标(3分)(2)依据教学内容(3分)(3)根据学生变量(3分)(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3分)二、这是一则来自《光明日报》的报道: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实验学校合作开展“六年级文科教学中德育、智育、美育的交汇渗透”教育活动。每月一次,上午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学校讲课,下午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一年之内,该校六年级学生六次走进上海博物馆的大门,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学校还把学生写的心得体会汇编成一本学生文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根据你对课程有关问题的理解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意义。答:这是上海市中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研究性学习的结果。(3分)其意义在于:(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上述五项各计3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4分)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闻名海内外,与他们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既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和使用率,也丰富了课程资源,是双方共同的需要。(5分)(结合个人体会来分析计1——3分)三、2011年1月题目: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体会。试运用生成性目标理论对此进行分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为此我作了些尝试:如教45-30时,生1用摆小棒算,生2拨计算器算,生3想30+15=45,生4想40-30=10,生6上车数一数,生7用妈教的竖式算„„我及时抓住生3的想法,讲清“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抓住生4的算法来教例题,用板书写清楚,并训练学生说算理,再重点加以训练。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能促进思维的数学。试想,那些原始的、低价值的、千奇百怪的算法,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吗?答:生成性目标,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运用这个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我们可以体验到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双方由内在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10分)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较好地体现了以生成性目标指导安排教学活动的好处。从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角度,该老师反思了只是简单教会学会各种算法,其实并不是有价值的教学。在他的实践中,有意将知识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与“引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相互借鉴并给予指导,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够实现得到教师切实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随时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和实施教学的机遇,对我们教学改革是有启发的。(15分)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包含于各科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在生成性教学目标的观点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发掘教学价值,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追求。这方面的探索永无止境。(5分).四、2011年7月题目: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J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学习。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档大小:5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