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答案汇集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答案汇集精品文档课程与教学论真题答案汇集一、2010年4月课程与教学论真题答案值得下载精品文档二、全国2009年4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A.多尔B.麦克尼尔C.博比特D.阿普尔2.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值得下载精品文档3.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4.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A.活动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D.隐性课程5.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古德莱德B.帕里斯C.斯金纳D.兰德6.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7.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D.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8.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9.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A.经济大萧条B.泰罗主义C.八年研究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10.“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A.连续性B.阶段性C.整合性D.顺序性11.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A.课外活动B.课堂C.游戏D.提问12.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D.实验研究13.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A.学术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B.学术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C.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D.实质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1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达成模式B.过程模式C.差别模式D.回应模式15.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A.情感领域B.思维领域C.意志领域D.思想领域16.功利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是()A.巴格莱B.狄尔泰C.斯宾塞D.皮特斯17.“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18.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STS课程20.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A.轮形课程B.STS课程C.经验课程D.选修课程21.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专家是()A.斯克里文B.斯太克C.普罗沃斯D.莱斯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A.小步子原则B.高速度原则C.高难度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23.杜威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及他的整个实用主义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种()A.科技理性B.实践理性C.工具理性D.解放理性24.《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值得下载精品文档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应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25.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A.圆周式课程B.螺旋式课程C.逐步深入课程D.直线式课程26.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并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赫尔巴特27.“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滞后论D.超越论28.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A.总结性评价B.目标

小云****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