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篇模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4万字
约24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篇模版).docx

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篇模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篇模版)

第一篇: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课程教学大纲学分:8学分学时:144学时适用专业: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化工等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备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企业产品日常卫生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产品常规卫生微生物检验把好质量关。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生物制品、药品、食品和化妆品等各种产品卫生标准;2、熟悉各种检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3、能独立完成各种检品处理和梯度稀释,并按标准规定项目进行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4、能按菌数报告规则、控制菌形态特征等判定限度检查结果,并及时正确填写检验记录和报告。5、能以积极心态养成安全、文明、无菌洁净操作习惯,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质量无差错意识,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可信。三、教学条件1、师资:具有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和化妆品等卫生微生物检验工作经验的教师2人;2、场地:项目一体化教学所需基本的实训室和设备如下:六、教学说明微生物限度检查属于微生物检定工中级工段的课程,适用于相关专业全体制和培训教学,教学采取一体化项目教学,教学过程学生2人一组互相配合;10个教学项目有三个层次,项目1-6注重不同的检测内容的能力培养,项目7-9注重产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多种内容的同步操作,项目10注重检验全过程系统化,同时将相关微生物的知识、不同检品的取样和样品处理、常见设备的使用分解到各个项目之中,与项目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系统化。考核方式:职业素质占20%,课程结束由学生、实训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分别评分汇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占80%,分项目考核,项目1-9主要由教师对过程、结果和记录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前面注重过程,后边注重结果;项目10小组自选,完成结果全班交流,学生现场互评和教师评分结合。七、教材和参考书自编讲义《微生物限度检查》参考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现行版本)《中国药品检验标准规范》2010年版(现行版本)第二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基本操作规程,为微生物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品管化验室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三、职责:品管微生物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四、正文:定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2实验用具: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3培养基:3.1营养琼脂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乳糖胆盐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3.2培养基的管理、配制应符合检定菌、培养基管理规程、培养基配制规程。试液:甲基红试液、a-奈酚乙醇试液、40%氢氧化钾溶液、靛基质试液。稀释剂:0.9%无菌氯化钠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供试品如为固体,置研钵中研磨成细粉)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释剂制成1:10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对照用菌液:控制菌检查均应作相应已知菌的对照试验,对照菌株为大肠杆菌[CMCC(B)441022]。取相应菌株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培养18-20小时,稀释至1:106,对照菌的加入量为50-100个。8检查法:8.1除另有规定外,细菌的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的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的培养温度为35±1℃。8.2细菌、霉菌计数:8.2.1平皿菌落计数法取均匀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102、1:103等适宜的稀释级。分别取连续三级10倍稀释的供试液各1ml,置直径约90mm的平皿中,再注入约45℃的培养基约15ml,混匀,等凝固后,倒置培养,每个稀释级应作2~3个平皿。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计数。8.2.2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取供试验用的稀释剂各1ml,置4个无菌平皿中,分别按细菌、霉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制备平板,培养,检查,不得长菌。8.2.3细菌培养时间为48小时,分别在24小时及48小时点计菌落数,一般以48小时菌落数为准,霉菌培养时间为72小时,分别在48小时及72小时点计菌落数,一般以72小时菌落数为准。菌落如蔓延生长成片,不宜计数。8.2.4点计后,计算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8.2.5菌数报告规则:细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霉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1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数计算的依据。如只有1个稀释级菌落数在30-300(30-100)之间时,将该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如同时有两个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五篇模版)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