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笔记之2 第一篇:读书笔记之2读书笔记之《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个人简介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被公认为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顶级学者。内容简介物价高涨为何工资不涨?人民币升值了为何钱却不值钱了?房价为何比“猪坚强”?股市为何“跌跌不休”?大学为何毕业即失业?政府和公司该如何应对当前危机?---听“郎咸平说”:这些热点话题背后的真相。·我最讨厌文过饰非的学者,你以为把事情压着,问题就能解决吗?·中国楼市产生泡沫,是中国投资经商环境持续恶化造成的。·我认为,真正能挣钱的好项目,应该由我们全体老百姓来做。·你敢内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未可知。·如果没有规则,金融大鳄进来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们被迫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别的国家,赚取一些必定贬值的美元。·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储蓄是美德。因为我们社会保障条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储蓄。·你如果想在香港请法官吃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饭。·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能找到工作,而我们中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到工作?·你知道许三多薪水多少吗?900块。那他凭什么热爱他的工作呢?·美国人纪律性之强是你不可想象的。郎咸平有一段时间非常火。由于他的观点比较新颖独特,往往和主流媒体背道而驰,所以给了大众很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以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他是一个比较自信和高调的经济学家。所以大众对他的看法往往有点两极分化:要么崇拜的不得了,把他的话当圣经;要么对他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个哗众取宠的“异端”。我最近读了几本郎咸平的书。总体来说,我很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和茅于轼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两个经济学家,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对其他经济学家不甚了解)。这并不是说我无条件的赞同他的观点。有句话叫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的内容往往都是作者本身对某些事物的观点与看法,而人无完人,一个人的观点并不总是对的。我们看书的目的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书中的观点。书只是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别人是从什么角度去看待的,又是如何去看待的。读书给了我们一个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从而有助于我们的独立思考。书中的内容是对还是错,还是要由我们自己去判断。我根据《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一书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内容。这本书谈论了很多国内最近的热门话题,包括股市、房地产、人民币升职、大学生就业等,基本上都是老百姓有深切体会的东西。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郎咸平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而且是从经济学中比较独特的角度,让人耳目一新。我个人很喜欢这种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所带来的观点冲击,尤其是有些观点我是第一次才听到。里面很多内容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无法去判断其是否正确,因为我对这些领域如股票、美国金融业等并不了解,更没有去过香港,不知道香港到底如何。所以只是罗列在此,理一下思路,供自己思考。但是我个人感觉,他的很多说法,应该都是对的。关于宏观调控与房地产-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所有消费品价格的平均数,包括食品、日用品、住房等。所以,CPI无法反映日常生活的真实物价情况,如食品等必需品被严重低估。-货币政策有三种方式: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发行公债。-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不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是国内投资经商环境恶化,企业家们把本该投资再生产的钱投资到楼市,导致房价暴涨,造成泡沫。-以GDP为纲造成社会资源大量被转移到建设相关的部门,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经济体系”。一面是与建设有关的部门过热,另一方面是民营经济过冷。银行再收紧银根,导致二元经济进一步加剧,严重“冷热不均”。企业家大量把原本该用于生产的钱投向房地产,造成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控制不当可能造成金融危机。一旦泡沫破裂,导致坏账加剧,导致金融危机。-楼市何时到达拐点?郎咸平没有说明。但是根据他的理论,只有解决了根本性问题,也就是二元经济体系与投资经商环境恶化的问题,楼市才会到达拐点。关于中国股市-美国政府监管股市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中小股民,藏富于民。政府通过严刑峻法迫使企业与经营者不敢犯罪。-对于一个好的开发项目,要让老百姓来做,让老百姓参与,大众持股,而不是由政府或者某些企业垄断,闷声发大财。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受益。-“最牛散户”、“带头大哥”等现象,其实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的股市缺乏监管,内幕消息泛滥。这在美国和香港是不可想象的。-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不是去插手股市操作、打击泡沫,而是对股市进行有效的监管,严打内幕交易,保护中小股民,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可惜我们的证券监管部门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却乐此不疲。-美国依靠严厉的法律来打击内幕交易,做法不是“谁主张谁举证”,而是正好相反。一旦交易者被监管部门怀疑有内

篷璐****爱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