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与教学论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课程与教学论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2万字
约57页
0
4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与教学论精编.docx

课程与教学论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填空15选择10名词解释20解答题30论述题(要明确,有解释,3个观点结合实际)第一章绪论1、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和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对课程论和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又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课程与教学论分别研究教育领域中的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2、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的各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等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与学专著《礼记·学记》古希腊是西方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最初发源地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都有卓越贡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继《大教学论》另一个里程碑。(3)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指赫尔巴特教学理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指杜威教学理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课程论的独立与发展:1918博比特《课程》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1949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另一里程碑意义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了解课程在我国和国外的最早出处和含义P30我国最早出处:《礼记·内则》《礼记·王制》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时用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国外最早出处:来源与拉丁文词根currere(跑道)含义:课程就是指教学内容及进程的安排2、了解课程的文本形式和实践形式P37-39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实践形式:由抽象到具体,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美国的古莱莱德提出)3、掌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1)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并规定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6%-20%(2)每年上课实时间35周,学校机动12周,复习考试2周(九年级下学期增加两周)寒暑假、节假日13周(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化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4)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其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其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课时分散安排,也可几种安排。同时强调,各门课程普遍增加实践活动。(5)学校在初中阶段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内容,若选择历史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内容。(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7)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不得组织笔试。(8)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目标和步骤。4、了解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三、白、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5、掌握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隐形课程显性课程(5)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课程目标的含义和构成体系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放应。教育目的→学校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2、理解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代小学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最明显特色。原则:(1)基础性原则(2)时代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特色:(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2)设置综合课程(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3、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含义及范围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本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范围: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性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第四章校本课程开发1、了解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那些课程。在我国,它特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预留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6%~20%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程与教学论精编

文档大小: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