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整理版】.docx / 文档详情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整理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2千字
约16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整理版】.docx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整理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第一篇: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作为一名应物专业的大三学生,我个人认为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已度过的三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是专业基础课。而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也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对于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应用物理专业偏向光通信光电等方面。因此这个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学习乃至工作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课堂上我们无法学到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当然也因为种种的原因,导致我们的实践实习机会也很少。所以,当听到我们将有此次课程设计时,我的心情充满期待,期待这个不一样的体验。为了做好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组提前翻阅了很多资料并且把实验指导书看了多遍。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我们决定用单根光线实现本地A、B两电话通话。也许是因为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以至于在实验中碰到很多次壁。当我们第一次面对那台小小的实验箱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此小的一个产品竟然可以完成那么复杂的线路。我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我们在老师解说之下明白了实验仪器上各个部分的作用,随后我们按照指导书仔细认真的完成了第一个A、B之间的单向通话。我们把在实验箱上接好的线路送给老师检查时,老师一眼就发现我们的错误并让我们自己寻找错误的点。我们因为不够熟悉每一条线路的功能,因此检查了很久仍无法发现错误。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改正了错误并且明白了A、B之间通话的过程和原理。当电话接通并能听到声音的那一刹那,我们都兴奋不已,信心倍增。我们5个同学都争相感受实验的成果。随后我们又做了一个A、B之间双纤双工通话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结果很成功。我们又开始准备完成最后的压轴:课程设计。我们设计的题目是时分复用单纤双向传输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失落过,也曾经因为差一点成功而热情高涨。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我们做的课程设计与建筑家和艺术家的设计是不同的。他们可以尽情的翱翔在幻想的世界里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但是我们却好比工程师,一切是想法必须有据可依,有理可导。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都只能是幻想,永远成不了设计。虽然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很多的知识都是边学边用,但也因此巩固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我学到了很所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了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确实很辛苦,但苦中仍有乐,和团队人员一起工作的时光,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三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几天的课程设计,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让我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人生就像在爬山,一座山峰的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虽然挫折是一所人人都不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课程设计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第二篇: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在工艺路线的分析上,我们是首先是以直径100CM的面作为粗基准,为了减少装夹次数,一步到位地加工完此面,再以20CM的孔作为精基准来加工。然而不认可,认为A面有多个圆跳动,一步到位加工完虽然减少了装夹次数但却无法保证加工精度。一再坚持我们先粗车完A面马上钻、扩、铰20CM孔作为精基准,之后再进行A面的加工。专用夹具的设计上我们选用了钻4X9CM的孔的专用夹具设计。。昨天下午的答辩每间教室都有至少四个老师进行,每组只要选个代表上台进行。四位老师在教室前排坐成一排,答辩同学将所有材料摆放在老师面前然后就进行工艺方案的选用、工艺路线的选用等的介绍,然后就老师发出的问题相关问题进行回答。整个场面完全就象毕业论文的答辩,我们专业这学期够苦的,两个专业课程设计和一个公共课程设计,也就是说这样的答辩也要进行三次。(7月28号就到了最后个课程设计的上交时间咯~)答辩提问最多的就是学院的老教授陈燕云,首先就批了我们的工艺路线,认为如果先粗车A面马上就钻、扩并铰作为精基准的20CM孔的话,到时用夹具装夹并进行4X9CM孔的加工时会夹坏作为精基准的20CM孔,无法保证20CM孔的精度,这势必就无法保证整个零件的精度。。晕哦~我们算是完全被任老师给误导了嘛~!此外还就我们的装配图上的小问题进行了指出和提问。总的来说这个课程设计也算是顺利过关了,之后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拉深冲孔复合模的设计。。这次法兰盘的说明书要求用文本打印,装配图也可以用CAD出图,大大地缩短了我们的画图时间~1.5×45°0.81.5×45°20124xφ9通孔R53x20.81×45°φ100-0.34-0.12φ45-0.017+0.0450φ201.6φ900.8φ4φ68071.5×45°2834A41910.03A413424φ645°第三篇:课程设计心得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整理版】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