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后感作文讲评 第一篇:读后感作文讲评读后感作文讲评教学目标: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读后感作文讲评。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讲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教学手段:对比分析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本课:同学们,大家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后写的一篇读后感。昨天同学之间进行了互批,老师又作了复批。今天我们对本次习作进行讲评。(板书:讲评《读后感》)二、回顾习作要求并分析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本)请大家齐读。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认真重读几遍,写一篇读后感,注意写出你读后真实的体会和感想。2、习作要求告诉了我们哪些写好本次作文呢?(1)必须是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这是习作的限制。(2)必须是最喜欢的,为什么选最喜欢的?(最喜欢的印象深,感受深。)(3)必须是写出真实的体会、感想,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3、写一篇读后感,应当怎样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学生:简单概括原文主要内容,重点写感想。老师:总结概括,(板书)读为基础,感为重点,读后感的两种基本写法是什么?(板书)先读后感,读感交替。三、总结本次习作从批阅本次作文来看,大多数同学能紧紧围绕习作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在认真复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想,读后感《读后感作文讲评》。全班69人,有46人习作比较成功,19人习作非常突出,6人习作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通过欣赏佳作,病文会诊,“开处方”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大家愿意吗?四、欣赏佳作(一)姚蕾雅同学的1、他的习作非常成功。请他朗读,大家注意思考:你认为这篇读后感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可以从文章结构、写法、修辞运用、用词用句等方面考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讨论:3、谈评语。(二)刘思琳的1、欣赏了姚蕾雅的作文,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刘思琳同学的习作。请思考:这篇习作,在写法上和前篇习作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讨论:(1)运用了读感交替的写法。(哪些是“读”的内容?两处带引号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内容?)(2)详略得当。“读”的内容用省略号代替,节省了篇幅,感想重点写。(3)结尾排比句用得好。是真实体会。(4)所举事例有说服力:(5)不足之处:第二小节词语重复;五、剖析病文:这次作文,有几位同学在写法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来对病文进行会诊。(一)吴思加1、读。众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么?2、讨论:(1)只有原文内容,没有感想。(板书)这叫“读多感少”。(2)还有什么不足?原文没有加书名号。(3)写法上有毛玻(4)不好,感想、体会和原文中心对不上号。(板书)这叫“读感脱节”。六、“给病文开处方”:1、我们分析了几篇习作。现在给病文开处方。分工:四人一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开出处方。办法:用学过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读无感,加“感”;谈感脱节,改写事例;给第三篇的作者提一个重写建议。请大家开始。2、交流体会:七、总结本课:(结合板书)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佳作,(板书:评优)进一步明确了写读后感,如何处理一个关系-----“读”与“感”的关系,即读为基础,感为重点;明确了写读后感的两种基本方法-----先读后感,读感交替。通过剖析问题习作,懂得了写读后感应避免四个毛病------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八:作业布置:希望课下大家认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讲解的内容,并完成两个作业:1、修改己文,力求把这篇文章改得更好。2、弹性作业:〈〈听讲评课有感〉〉,主要写自己本课的收获。第二篇:读后感讲评材料文档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围绕基本观

曦晨****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