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谈企业如何核销“无法支付的款项”[精选5篇] 第一篇:谈谈企业如何核销“无法支付的款项”谈谈企业如何核销“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在审计过程中会经常碰到或发现某些企业存在“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长期挂账未经会计账户核销处理。“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一般是指挂账时间超过三年以上尚未支付及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对于企业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长期挂账不处理,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如何对“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进行会计核销处理,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就此问题可从以下方面理解:一、“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的政策界定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久而久之会遇到各种各样应付未付款项,如长期挂账的应付款项有债权人在应收账款的权利时效内进行函证核对或通过各种方式催讨并具有相关证据的,该笔应付款项应继续挂账,如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属于企业“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就此问题在原《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中曾有明确规定,企业已申报扣除的财产损失又获得价值恢复或补偿,应在价值恢复或实际取得补偿年度并入应纳税所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包括超过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如果债权人已按本办法规定确认损失并在税前扣除的,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原税法下的文件已失效,但新税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第十七条规定,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第十八条规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三年以上的,并能认定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可以认定为损失。根据上述分析,相对应的债务人三年以上未支付或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在一定条件下,如债权人已按规定确认损失并在税前扣除的,应作为收入计算企业所得税。所以,从2008年1月1日起,只要是“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就应并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无须账龄超过三年,也无须等对方债权人确认损失并报批税前扣除。二、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税法的趋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第三十八条规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得利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得利或者损失。另外从实务处理的角度出发,以及比照其他相关的准则如债务重组所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得利”,新的会计准则已与现行税法趋同,为减少纳税调整事项的角度出发,企业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的规定,将应付款项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直接应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科目,作为企业的得利计入当期利润较为妥当。为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明确了“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我们发现最终是会计处理结果与《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规定的处理保持一致,所以,企业认为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可视同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额外收入,须经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经理班子批准后,财务上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作为企业的利得计入当期利润,并向当地税务机关备案财产核销登记。下面通过举例说明:例:某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发生一笔“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同意核销,并报当地税务机关财产核销登记,该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会计账务处理。⑴2010年6月30日应记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300,000.00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300,000.00⑵年末终了,企业将该笔业务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30.00万元,按调整后企业应纳所得税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①企业年末终了,为了计算方便,假设除核销“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外,其他不存在调整事项,若当年实现利润10.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100,000.00(30.00+10.00)×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000.00本期实际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0,000.00元②企业年末终了,若实现利润为零,即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30.00万元,作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75,000.00(30.00×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5,000.00本期实际应缴纳企业所得税75,000.00元通过上述会计账户处理,可以减轻税务检查风险,同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这样做可以更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应付款项负债类账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应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的涉税规定各地税务机关都有自己

春兰****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