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大学生收入不及农民工(范文大全) 第一篇:谈大学生收入不及农民工谈大学生收入不及农民工机电工程系10汽修2班第二组不知什么时候起,舆论总是喜欢将农民工与大学生相比,经常故作惊讶地大呼小叫:农民工工资超过大学生工资。在我看来,待遇这东西,在真正直面市场的单位,只与能力挂钩,与学历无关。显而易见,大学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能力上肯定欠缺一些。而农民工大部分则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能够得心应手地拿下工作,他们拿比应届大学毕业生更高的工资,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今年几乎蔓延全国的“用工荒”形势下,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待遇不及农民工,已不再是传说,乃至于利益攸关的大学毕业生们,自己都不再郁闷不平。成都人才市场日前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应届生求职者认为这是正常的,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35.5%的应届生求职者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大学应届毕业生工资不及农民工,不是农民工工资高,而是大学毕业生工资低。即便如此,45%的受访应届生求职者认为工资待遇是正常的,实在让人五味杂陈。确实,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从这个方面看,或许可以说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理性,但是,也不能排除无奈与妥协的成分。连年来,大学毕业生在人才资源市场越来越尴尬,就业的压力下,放低姿态或许是唯一的选择。大学生的无奈与妥协,或许要追溯到国内产业结构的深层因素。正如有关专家在剖析今年“用工荒”现象时指出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的产业,跟东部的产业链实际上在同一层次上,东部地区本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低端产业没有升级且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因此需要和西部争夺同一批、同一类人才。对于低端产业链,郎咸平先生有一个看似刻薄的说法:一个工厂,从董事长到保安,可能没有一个大学生,因为它的本质是不需要大学生。当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几近雷同,当低端产业链依然占据主力位置,当我们依然拘囿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经济模式,那么只能是大学毕业生需求萎靡,而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农民工工资走高,说明我们所依赖人口红利越来越萎缩,将反过来催逼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处在目前的产业结构中,大学毕业生显然是无奈的,甚至需要妥协,因为一己之力不可能撼动产业。只是,当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农民工,新的读书无用论势必将抬头,智力支撑乏力,将反过来掣肘产业结构升级,社会由此陷入到低端循环状态。所以,微观讲,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工资待遇高低是正常的;而宏观看,这种正常却隐藏着极不正常的因素。还是用市场规律来分析,在人才市场,文凭只是求职的标签之一,更重要的标签是人的实际能力,有多少能力,就拿多少工资。如果你在校园里混吃混喝混恋爱四年,毕业后体力活吃不消,技术活做不了,科技活儿搞不懂,你的工资凭什么要比力气大、技术精的农民工高呢?你是老板的话,这工资你怎么给?当然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大学生。毕业后拿到高工资的大学生并不少。那些名校毕业的高才生,不仅有高学历而且注重社会实践,毕业前就已经在多个跨国公司实习,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能力并不比当年的“天之骄子”逊色。面对这些能为公司带来生机和发展的大学生,如果你是老板的话,肯定会考虑如何用诱人的薪酬将他们留下来。再说说农民工。所有农民工都能拿到高于大学生的高工资吗?拿到高工资的,是那些刚刚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从家乡出来打拼的新农民工,还是有多年工作经历的技术工人?我想肯定是后者。他们年纪或许跟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但当年他们初出茅庐,给别人当学徒时拿着多少工资,吃了多少苦呢?这些优秀的农民工经过职场打磨,能力提高了,竞争力远远胜于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给用人单位带来更多的价值。如果你是老板,你的选择应该也不难吧。一个大学生就业时选择的岗位或许是公司最基层的岗位,但是经过几年的自身努力和发展,或许就可以提升至中层管理人员———当然这和他的教育背景、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这时候,跟“出道”时间相同的大多数农民工相比,大学生教育背景的优势就有所体现了。这样看起来,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应该更准确地说成是:部分大学生工资不及部分农民工,而且工资高低不代表什么,这完全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然,如果一定要说其中有问题的话,大学教育或许可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家长投入这么多教育资金,得到的回报却不能成正比?除了孩子本身的主观原因,客观的教育环境和体制环境是不是也拖了大学生的后腿呢?农民工似乎总是扮演着一种被衡量的角色:白领们干活多了,就说比农民工还干得辛苦;大学生们收入不够高了,就说比农民工还拿得少。比来比去,潜台词无非一点,那就是无论如何,农民工都应该是社会垫底的。首先,他们得罪了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耳熟吧,那个曾经无比响亮的口号。受这个口号鼓舞,无数寒门学子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进了向往的大学,又在大学里花了4年乃至更长时间接受教育,服装费、书本费、恋爱费不知花了多

一条****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