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薛宝钗——顾城(《顾城哲思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5万字
约25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薛宝钗——顾城(《顾城哲思录》).docx

谈薛宝钗——顾城(《顾城哲思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薛宝钗——顾城(《顾城哲思录》)

第一篇:谈薛宝钗——顾城(《顾城哲思录》)谈薛宝钗顾城宝钗的屋子一片雪白。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并在“找”和“执”中参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适,是因为并无所求。林黛玉敬她妒她,除了姻缘之故以外,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她无能为力的世界。林黛玉心性之强,达到女儿的顶点。她知道湘云、探春都不如她,至于宝钗,更是视之若无,所以很好;但她对宝钗一直心怀恐惧,这个恐惧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她无法明白宝钗的心之所在——宝钗生为女儿身,却并无多少女儿性。宝钗的空和宝玉有所不同,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也不会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照顾别人。她知道空无,却不会像宝玉一样移情于空无,因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无情可移。她永远不会出家,寻思,或成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之人的道路。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她与生活唯一的不同,是她还看得到虚空和走进虚空的人看见的幻影。也只有她,听清了宝玉最后的不祥之言。她无求无喜,却一切有度,不是无可奈何的折中,而是一种天然的“合适”。所做都大体公正,名分上的事情自去做,但也无私。对针尖麦芒的黛玉她意外爱护,赠诗送药。小心眼的人读此多以为是她的笼络伎俩,其实不然。宝钗还是知人品性、清浊额。她看黛玉倒是较宝玉为重。其实她又何尝看得上宝玉。实际上她是最早悟到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她不是通过痛苦和思考悟到的,而是天性如此。薛宝钗天然的悟,有一事可以说明。贾宝玉早先看戏,鲁智深有句唱词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当即宝玉就落下泪来,黛玉吃了一惊。宝钗于是说:“坏了,这个人悟了。”黛玉说:“哪的事啊,看我问他一问。”黛玉就问了他两句话,宝玉一呆答不上来,也就不想这件事了。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世界与自己没有关系。那么实际上,宝钗说“坏了”的时候,就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了。中国只有两次描写了人间的天国,一个是陶渊明的桃花源,一个是《红楼梦》的大观园。在《红楼梦》里,人不论好坏,只论清浊,其中的女儿性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性和谐的最高梦想。男性化的醒悟往往在于领悟自身的虚幻,将人归于天。而女儿是水做的,无须这种领悟。她们是天化的人,自身就是天上无尘的花朵,在显示冥冥之时,上天也不能不欣赏自己的创作。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这么漂亮,不在于它仅仅是写好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表达了什么哲学观念,而在于它体现出了中国精神一个特别美妙的地方。这个美妙的部分在西方文学里本来是个绝望的部分,或是浮士德说的“真美呵,你停下来吧”,但是就消失了的那个部分。它不停下来,因为执之者失。这时中国就采取一个什么办法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相望不相闻。任万物自生,如天观事。每个生命的美丽都不驾驭,自现而自隐,自灭而自生。黛玉和宝玉,爱得那么深切,也没有说,我爱你,一点也没有。第二篇:《顾城哲思录》读书笔记整本书我看到一半的样子,有些句子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已标记下来,有些遗漏了。让我疑心当时怎会错过这么好的表达。这本书大部分是顾城80年代国外时期的讲演、采访、对谈记录,口语化,但是非常、非常灵动。让人不禁疑心,诗人口中说出的日常,竟然都这样凝练美好吗。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讲座也是这种感觉,都是那么平白有力的句子。又像是看到一个美丽的棱镜,一下子捧在手里是惊喜,细细翻动一下,每个角度都在放光。顾城说,“他们的惊讶像宝石”,就让我想到一个人天真的面孔,没有具象的某个人,而是一种抽象的表情。那是面对着全部生活的勇气和朝气。因为没有缺失,所以勇气和朝气都是自然而然。不知道苦难也没什么不好的。那些努力自诩要勇敢生活下去的人们,都是失去了快乐的人们。他们不再惊讶,也不会四处张望。而另一群人,“他们到处看着,眼睛有神”,脸上挂着惊讶的表情,这多好啊。你不能说顾城是个不快乐的人。他走在全部的天地和时间之中。他和遇到的青草、小鸟、昆虫、云朵对话。他和概念对话。他和爱过的女人对话。但问题是,他始终在自问自答。对方并不能给他除此之外更好的答案。关于生活,他有一个最恰如其分的比喻。他把“我”之外的一切喻为飞鸟,鸟在路上,你看着它们飞过的痕迹,它已经在你的生命中。我想这跟马雁所说的,在那个寂静的郊外冬天沉默地走过一群打柿子的村民,是一个情景。如果真的能离开自己,就可以看到生活的全貌了。天上的飞鸟和地上的行人,他们有什么关系吗。我只用记着它向前飞的样子就好了呀。事实上,我们彼此毫无关联,又互相塑造着各自的形态。这样共舞的一段路程,既占据了线性的时间,又造成了实际的结果,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顾城说,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你和红豆和南国,是不分的。顾城说话,像是随口乱来,又有极其严密的逻辑。有一个段落,几乎是苦集灭道。他先是讲到生命中出现的一道强烈的光芒,“好像是地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谈薛宝钗——顾城(《顾城哲思录》)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