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千字
约16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docx

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篇: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尹汉宁《人民日报》(2014年01月20日16版)总书记指出,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十讲》),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贴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受广大党员干部欢迎。初读《十讲》,感悟良多,想侧重从《十讲》中有关方法论的阐释、尤其是从其中的7个方法入手,谈一些学习体会。一是深入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十讲》深刻论证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深入分析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实践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批判了新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错误。新教条主义从西方“本本”出发,“照抄照搬西方理论,表面看新鲜诱人,事实上削足适履,误国误民”;实用主义貌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但往往是“从某种主观需要出发,断章取义、寻章摘句,把严密完整的理论分割成只言片语,硬套到实践上去,恰恰窒息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十讲》指出,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十讲》还对“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作了深入阐发,指出要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坚持实践的观点,注重深入实践的方法,有利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有利于端正学风、作风。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分析任何事物,都要从历史的联系和发展中去把握。《十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深刻指出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哲学解读,又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学理支撑。该书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影响,历史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内在关联,以及评价人物和事件必须坚持历史标准等。三是系统思维的方法。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使联系的系统性得到了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十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论述联系的系统性,并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实际阐述系统思维方法。谈到系统思维的结构性时,《十讲》联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员、土地、生产资料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生产组织结构改变了,结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谈到系统思维的层次性时,强调“顶层设计”对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谈到系统思维的开放性时,指出其对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十讲》提出了如何实现系统优化的问题,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十讲》还明确指出,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中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探索试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弄清楚大道理与小道理,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生机活力,又协调有序。四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规律、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十讲》在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进而指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则代替对具体事物本身的具体分析。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依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五是底线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其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之中。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十讲》运用质量互变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因此,办事情、作决策,不能走极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底线思维”是“底”与“顶”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守住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