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密码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课堂密码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千字
约16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堂密码精编.docx

课堂密码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密码

第一篇:课堂密码读《课堂密码》有感在寒假期间,我读了《课堂密码》一书,本书就像是解开课堂现象的密码,透视出了掩藏在课堂背后的谜团,指导着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实践,指导着教师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正如周博士所说:“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利和体力管制学生”。深刻剖析了当前课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周教授说,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更不要把课堂止于安静,要以学生为师,以同事的课堂为友。一、打造有效课堂:现实的课堂效率为什么不高?并不是学生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生的接受度跟不上教学进度,就像孩子跟不上父母的步伐一样。不调节教学进度适应学生的接受度,而是要求学生适应自己的进度,最终会使得教学进度超过学生的接受度,使学生不愿上学、不愿听课,从而课堂效率降低,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不反省自己的教学,而是责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学习能力差。其实,课堂的效率实质,是教学与学习的协同共进,只有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接受度步调一致,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二、学生需要什么要的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时,还需要非学科知识为他奠定亮丽的:“智识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还需要课外活动为他奠定“智能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时,还需要日常生活为他奠定阳光的“智慧底色”。没有了这些“底色”,学生的一切都将毫无生机与希望。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外在的线索拓展与知识相关的领域,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提供更多的启示物。就像陶行知说的“生活即教育”,教育本来就是服务于生活的。三、善待学生的“无知”第四辑课堂中的“学生”中提出要善待学生的“无知”。学生的无知跟我们的饥饿感相类似。我们经常为了填补学生的“无知”,而迫不及待的帮助学生囫囵吞枣式地学习学科知识,这样他们不但不能理解知识,反而会占领了他们继续学习的空间,又消耗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当我们苦口婆心地把课讲了几遍后,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而我们也肯定产生怎么教也教不会的烦躁心情,书中指点我们,要我们必须接受事实,探究学生为什么会无知,不要责怪、斥责学生,而是尽量想办法改变事实,把学生的有知确立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善待学生的无知,不但要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度量和改变学生无知的智慧,还需要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勇气与改变无知的责任感。四、与学生结盟和“与教材为敌”如果要让教师在课堂上焕发生命活力,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结盟,共同去征服教材展现知识的世界,并在征服教材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活动的乐趣,让自己享受到体现教育价值的幸福。所以,教师就教师,教材就是教材,教师若成为教材的化身,也就丢失了自己。“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课堂,也不是学生个人习得学科知识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与平台,在教师的精彩教学之中,在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过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知识共享的乐趣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课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当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篇:课堂密码2.学得好,还要考的好我们在学习与粗纯知识的时候,有没有为日后提取和使用他们而考虑哪?一.从“知识储存”向“知识提取“的转变考试前教师生怕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讲给学生听,学生生怕有什么知识点没有掌握,大家都过着查漏补缺的生活。但是往往效果不佳。如果学生掌握70%的知识点,通过查漏补缺能提高到90%,考试中60%能提取出来,学生获得54分。如果不是查漏补缺,而是将提取比例提高到80%,学生获得56分。因此,在学生前期的学习中,储存知识的能力比较重要,后期学习中提取知识的能力比较有价值。二、“知识提取”对“知识储存”的工具功能。只是存储工程中与还能用的方法越姜丹,如死记硬背,知识提取就越困难;逻辑越是清晰,学生提取知识就越容易。出现学生上课听懂了,作业却不会做的情况,是因为,做作业检测的不是储存了多少知识,而是能提取多少知识。但是储存知识和提取知识当做两个阶段,是不科学的。最有效的储存知识方法(机械记忆)与最有效的提取方法(融会贯通)是相悖的。应该对两者加以综合考虑,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三、为了“知识提取”的“知识储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不在于存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提取多少学科知识。知识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科知识储存中,对于无知状态的学生,教师主导作用更甚于学生主体作用。然而在知识提取中,教师只能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给予帮助,学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堂密码精编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