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堂最后一道风景.docx / 文档详情
课堂最后一道风景.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3万字
约24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堂最后一道风景.docx

课堂最后一道风景.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最后一道风景

第一篇:课堂最后一道风景课堂最后一道风景------谈语文课堂结束方式上虞中学赵斌***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而语文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亦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开篇要漂亮,引人入胜;中间要充实,增能启智;结尾要有力,作用深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好的还是差的,都影响中间内容70%的效果。精彩的课堂导入,我们都十分的关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尾巴怎么做,怎么做好,就更值得我们研究了。教学过程中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一堂课结束时的三言两语—课堂结束语,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因此,精心设计结束语这一环节,对上好一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几种课堂结束方式,以供参考。一、作业方式结尾,唤醒识记意识作业仍旧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堂结束的方式,从操作性上来说的最容易采用的,从重要性上来说对课堂的反馈是最直接的。作业的方式可以“变化多端”,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一般的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最常用的就是用布置作业作为结尾。布置的形式上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比如学习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可以假设自己只有三天光明,我会去做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然后可以小组一起讨论交流,那么这个作业的效果就显示出来了。作业的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而应该适当延伸到课外。课文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有时是枯燥乏味的。那么我们可以在内容上做一些尝试,让学生自己的体会和领悟。比如对某个人物的认识上,对某个观点的看法上,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课堂的容量有时候未必能做到全面有效,涉及到一个是教学节奏的问题,一个是学生层次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我在讲到必修二鲁迅的小说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课外的问题:联系鲁迅其他的小说,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文本中“我”这个形象如何理解。这样就促使学生去阅读文本,而且让学生有探索的方向。二、评价方式结尾,唤醒态度意识评价方式的结尾,一方面是针对文本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有些文本,比如说文言文,外国小说,近代文本等,由于作者自身的局限性,文本之中难免是精华与糟粕同在,积极和消极并存。作者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会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甚至宣扬一些消极、腐朽、没落的东西。我们的学生甄别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课堂结束时,联系文本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态度,认真地加以评议,去伪存真,扬善抑恶,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判断能力,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比如以前上蒲松龄的《促织》,课堂结尾时候我主要分析了作者思想局限性,主要在下述两点上点拨:一是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二是揭露黑暗现实,虽尖锐,目的仍只是为了讽劝天子,并没有否定整个封建制度,这仅是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如此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更是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培养学生质疑文本,创新主题的精神。一堂课,学生掌握的如何,参与情况如何,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趁热打铁”式的点评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的方法,而且还要看学生学习的态度。观察学生态度是否积极,参与度是否高涨,并把这些方面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接受情况,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掌握好的学生要提出表扬,对于掌握不够好的学生,指出其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挖苦,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又能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三、拓展方式结尾,唤醒探究意识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语文”理念背景之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形的结构,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课堂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文本进行拓展,让学生自主的探究。拓展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立足文本主题的拓展。黑格尔说:“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学习语文就是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文本主题的深入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如学习了《鸿门宴》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看看学术界是如何看待项羽失败的。学习《项脊轩志》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自己十多年的求学生活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堂最后一道风景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