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28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docx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

第一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多世纪西方教育评价各流派的回顾,结合中国这一特殊国度的历史事实和当代教育评价的现状,认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应是对教育评价的改革。从而基于对我国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剖析,试图在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教育哲学核心问题的同时,尝试建构一种新的教育评价观,即底线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圆融互设。Abstract:BasedonareviewofallschoolsofWesterneducationalevaluationformorethanacentury,combiningwithChina’sspecialhistoryandcurrentstatusoftheeducationalevaluation,thearticlepresentsthatthebreakthroughofcurricularreformisthereformofeducationalevaluation.So,basedontheanalysisofproblemsinacademicassessmentofstudentinChina,tryingtoanswerthecoreproblemofeducationalphilosophythat“Whatistheeducatedpeople?”,thispapertriestoconstructanewconceptofeducationalevaluationi.e.theintegrationofbase-lineevaluationandself-evaluation.关键词:教育评价;底线评价;自我评价Keywords:educationevaluation;base-lineevaluation;self-assessment0引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无不对此抱有殷切的期望。希望这次改革会给21世纪的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盼望这次改革能使学生从个性压抑的藩篱中解救出来,使教育回归到它原本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概观美国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事实和愿望并不存在不可逆转的正相关。这种考虑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理性的思考着关于人自身、教育自身的问题。人作为无限的存在,只能在永恒的探索中追求无限,在寻求合理性的过程中渴望完善。面对这次课程改革,为了不使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找到它的“突破口”,在改革具有“突破口”意义的子系统的时候兼及其它,只有这样,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得以开展并成功。教育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责无旁贷教育评价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渊源可追溯至中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并逐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却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泰勒(Tayler.R.W)作为“美国教育评价之父”,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他把评价理解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1]也即“评价过程在本质上,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2]以目标为中心,通过具体的行为变化来判断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是泰勒评价的主旨。克龙巴赫(Cronbach)认为仅以目标为评价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似乎有背于教育的初衷。他把评价广义的定义为:“为作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收集和使用信息。”[3]他认为评价并不是只调查某一教程有效还是无效,而是要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方面。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过程之中,对教育决策给予必要的改进,而不是只关心教育过程结束之后,目标到达的程度。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的观点和克龙巴赫有着很大的一致性。他认为“教育者需要一个较广义的评价定义,而不只是局限与确定目标是否达到”,[4]评价应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5]他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6]进而他提出了CIPP模式,即把评价看作是一种工具,对教育活动的背景(Context),信息的输入(Input),活动过程(Process)及结果(Product)给予全面的评价,使方案更有效的为方案使用者服务。比贝(Beeby.C.E)于1975年把评价定义为:“系统地收集信息和解释证据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价值判断,目的在于行动。”[7]在这里,比贝首次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本质,即价值判断。他强调评价要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做出判断,包括对教育目标本身做出判断,使评价活动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斯塔克(Stake.R.E)在肯定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答评价模式。他提出:“如果教育评价更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