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课题研究编辑最新整理.docx / 文档详情
课题研究编辑最新整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31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题研究编辑最新整理.docx

课题研究编辑最新整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研究

第一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对待教材的态度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教材,我们究竟应该持什么样的一个态度,也许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老师对此最有说服力。他说:“过去我们把‘教材’叫做‘课本’,‘课本’和‘教材’在叫法上不一样,其本质上也是有区别的。课本是我们一贯的叫法,‘课本,课本,上课之本哪!’而现在我们称之为‘教材’,‘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因此,《标准》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的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所以现在有一种时尚前沿的用教材教的理念叫“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做到“用教材教”呢?首先对教材内容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要充分分析教材所要表达的意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适当地调整教材设置的活动,以期更好地达到教材及《标准》里预设的目标。所以“用教材教”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用更好的活动或更好的表达方式去代替它,难度可以升降,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这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目前科学课堂的现状,在好多优质课、竞赛课、展示课中,我们发现,不少的教师(这里的教师都是比较优秀的科学教师)对“用教材教”误入了歧途。他们的课对一线教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误导。在这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一个定位,得重新审视教材的作用:1、教材提出学习任务每一种教材在每一课里都有一定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个(或一系列)任务来达到课程标准上的具体目标。如《研究磁铁》这一课就提供了几个活动:①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②研究磁铁不同部位的吸铁本领;③观察磁铁是如何指示方向的;④研究磁极的相吸和相斥;⑤制作一个指南针;⑥制作磁铁玩具;⑦调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当然这些学习任务并不是都要在课堂上完成,也不一定是在一节课里全都要完成的,需要教者有选择地分场合的进行。2、教材具有创设情境的作用教材对问题的研究一般不是直接切入的,往往都是先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调起学生的好奇心,或激起学生的兴趣。在研究土壤的时候,一首优美的科学小诗引起学生无限地遐想。在观察小动物时,先让学生画一画,增近了学生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在研究水的三态变化时,一幅幅绚丽的相片引人入胜。这些都是情境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研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材具有指导探究的作用科学四年级(上册)《热水变凉》中,教材先提出问题:“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猜测。接着教材又提示:在做之前,先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实验过程中,教材又为学生记录数据提供了几则范例,有表格记录,也有曲线记录。实验过后把所得的数据和刚开始的预测作比较,最后提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从这可以看出,教材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思路: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交流。同时对一些具体环节(如怎样记录)还作了具体指导。4、教材具有提供记录的作用有的科学教材(如苏教版)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教材后面提供了“活动记录”,不仅为教师减轻了负担,减少了实验记录的设计,印制等工作,更重要的是记录下学生的探究过程,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料。5、教材具有呈现体系的作用教材都是编成一个个的学段的,而在每一册的教材里又设置成不同的单元。这里的单元设置并不是随意的,它的编排是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的,是以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基础的,是以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螺旋上升的。如《共同的家园》这个单元,为什么放在六年级,那是因为这个单元是对生态系统的一个研究,是对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要求学生认识到系统与平衡,所以这就不可能放在四、五年级了。由此看来,教材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应该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我们拿到一份教材,首先要看看教材给了我们什么任务?教材里有哪些活动?每一项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如《观察水》这一课,其中有这么两个活动:一是猜猜一元钱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把猜测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做一做;二是把曲别针轻轻放入满水杯里,预测放几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其实,这两个活动都是同一个目的,认识水的表面张力,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选其一就行了。我们有一些教师对“用教材教”陷入歧途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不用教材。这一方面由于是受到教材推广的限制,学生手中没有教材。但另外一部分是由于执教者认为自己有教材就足够了,自己设计几个记录表就行了,学生手中的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②把教材中的细枝扩大,如还是《观察水》这一课,笔者就听过有教师把放曲别针放了一节课的情形,虽说课上很热闹,但对于学生来说,其能力又有多少发展呢?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③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题研究编辑最新整理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