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小编整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1万字
约21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小编整理).docx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小编整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小编整理)

第一篇: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一、涉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要求(一)基本要求。涉氨压力容器和新建、扩建、改建的涉氨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应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安装。(二)设计及安装的要求。1.涉氨压力管道的设计。(1)设计文件的内容应符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的规定。压力管道的设计应按《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执行。验收应按《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2009)执行。(2)压力管道的对接接头必须采用全焊透的焊接工艺(如氩弧焊打底等)。(3)压力管道焊接接头无损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热氨融霜管道和低压侧压力管道的对接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检测合格,角焊缝应100%磁粉或渗透检测合格;高压侧压力管道不少于20%射线检测,角焊缝应100%磁粉或渗透检测合格。射线检测应当按照JB/T4730的规定执行,射线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Ⅲ级;磁粉或渗透检测应当按照JB/T4730的规定执行,合格级别为Ⅰ级。(4)如果需要采用热氨融霜工艺,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止产生超压、液击的控制装置。2.涉氨压力容器的设计。涉氨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氨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NB/T47012-2010)规定。3.涉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绝热。绝热的设计、计算、选材等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及《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的有关规定执行。(三)其他要求。1.为便于安全阀、压力表的定期校验和更换,可在安全阀、压力表与涉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之间的连接管上装设阀门,但必须有保证其处于常开状态的措施。2.涉氨压力管道的安装监检按《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执行。二、涉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要求(一)涉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R5002-2013)、《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D5001-2009)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二)使用单位应制定针对本企业的涉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常见故障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三、涉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一)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1.涉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13),以下简称《容检规》)及其附录C执行。对于单台贮氨器容积大于5立方米或总容积大于10立方米的压力容器参照《容检规》执行。2.压力容器检验时,应核查使用单位的氨液成分检查记录;对隔热层完好的压力容器,可不进行壁厚检测,但对隔热层有破损、脱落或跑冷的压力容器,相应部位应进行壁厚检测。(二)在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1.在线检验、全面检验应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3]108号,以下简称《工业管道检规》)进行。2.对于确实无法停机的系统,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压力管道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替代全面检验(列入隐患整治范围的管道不适用)。检验项目一般应包括资料审查、宏观检验、高低压侧的剩余壁厚抽查、埋藏缺陷抽查,以及安全附件检查。必要时,应进行压力试验。3.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对压力管道对接焊接接头进行埋藏缺陷检测:⑴宏观检查或表面无损检测发现有缺陷的管道,认为需要进行焊接接头埋藏缺陷检测的;⑵宏观检查发现由于基础沉降不一致而导致管道活动受到制约,其制约点附近管道的对接焊接接头。对对接焊接接头进行埋藏缺陷检测时,高压侧管道一般应采用射线检测,检测标准允许时也可采用超声检测方法。低压侧管道埋藏缺陷的检测可以采用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数字射线成像技术。4.对于低压侧埋藏缺陷、剩余壁厚抽查,应重点对高风险的、具备作业空间的管道,进行适当比例的抽查。5.有保温层的压力管道,须对保温层存在破损、脱落、跑冷等现象的部位进行壁厚检测;保温层完好的,必要时采用数字射线成像技术进行壁厚检测。四、无技术资料的涉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处理(一)对于无技术资料或者技术资料不全的在用压力容器,可以按照以下要求处理:1.对于无任何技术资料且无法确定其制造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的在用压力容器,或确定是由无相应资质单位制造的在用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使用,应当限期在一年内更换。2.对于具备相应资质单位制造的在用压力容器,可区分情况进行处理。(1)对无任何资料的在用压力容器(例如原出厂技术资料遗失的压力容器),在能够确定原制造单位的情况下,可由使用单位与原制造单位联系,补充所缺的技术资料。(2)对原制造单位已不存在或不能补办技术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61号文件(小编整理)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