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局城镇化表态发言 第一篇:财政局城镇化表态发言在全县城镇化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会上的表态发言县财政局(2011年9月)各位领导、同志们: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是省、市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涉及面广,资金支出量大,财政部门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统筹安排资金,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尽最大努力解决好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我局将加强省市联系,灵通信息,掌握国家项目投资重点,积极主动与县发改、住建部门磋商沟通,向上申报项目,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家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另外,积极争取交通、农业等与城镇化相关的专项资金支持我县城镇化发展。二是加大各类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我局将逐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益以及交通、农业、林业、环保、水利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提升我县的城市品位。三是加大县级财政对城镇化建设和清洁工程的资金投入。县财政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努力挤出部分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四是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投融资,拓宽城镇化建设资金渠道。要发挥商业银行贷款和融资功能,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创新举措,向改革要资金,靠市场找出路,打破单一依赖财政投资的旧格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新体制。五是改革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调动加快城镇化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积极性。改变现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减免事业收费等方式,调动镇村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城镇化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的积极性,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切实解决好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六是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局将根据县情,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推进城镇化建设暨农村清洁工程已刻不容缓,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履行好职责,不折不扣完成好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第二篇:市财政局任职表态发言尊敬的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首先,我十分感谢市人大常委会给我这次机会,感谢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我成长的各级领导和同仁,我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我从1980年元月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市财政局工作,至今已27年,我不但鉴证了安康27年财政发展的历程,也经历了安康27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认为,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为构建和谐安康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工作的着力之处和人民群众对财政的希望所在。为此,我在近期,乃至“十一五”期间,将全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着力探索财政支持地方经济的方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在建设公共财政的大背景和安康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贴息、奖补、担保、投入资本金的方式,完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组建典当公司,多方筹措资金。用良好的项目,争取中省项目建设资金,加大经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实现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是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捆绑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办好农村公共事业,以农村水利、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电网改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农村集镇群建设为重点,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切实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主动地做好改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证。全面推广“乡财乡用县监管”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促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让农民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一是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就业和再就业。二是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增强养老保险基金调剂能力。三是积极扩大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四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快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五是支持应对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加强疾病

一吃****新冬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