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1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五月九日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有关要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和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防治现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紧紧围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不断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省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减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艾滋病防治机构和队伍不断健全,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现了全覆盖,美沙酮门诊增加到58个,累计入组人数与在治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了《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总体目标。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尚有很多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防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性传播持续上升,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需要治疗的病人不断增加,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防控工作难度大,感染人群多样化。防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原有问题及难点问题交织并存,疫情流行形势更加复杂,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二、目标和工作原则(一)目标。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到2015年底,疫情严重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4.8万左右。1.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15-60岁城镇居民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0%以上,出入境人群、流动人口和15-49岁妇女达到8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和青少年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达到100%。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省内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占公益广告的比例达到5%以上。人口献血率达到10/千人口,各市(州)献血量和献血人次的增长水平不低于当地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水平。2.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放和推广使用安全套;95%的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设置自动售套机;暗娼人群、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登记在册海洛因成瘾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区)建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及其延伸服药点,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成瘾者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比例控制在15%以下。3.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疫情严重地区达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接受综合干预服务后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70%以上。100%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诊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服务,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100%的监管场所将艾滋病检测列为新进被监管人员常规检查内容。4.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治疗持续12个月的比例达到85%以上;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结核病相关检查,符合治疗条件的双重感染者接受抗结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符合标准的病人服用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的比例达到80%以上;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70%。梅毒患者和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均

书生****专家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