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9万字
约33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docx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第一篇: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摘要: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我国的国有资产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类国有资产三类,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资源类国有资产现状,在研究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明晰产权、改革产权结构、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权改革一、问题的提出资源类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自然资源所能承受的压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的下降与我国长期忽略资源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资源类国有资产就是指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拥有其所有权的资源性资产,是构成国有资产体系的一部分。我国《憲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山、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由此可见,资源性资产绝大部分都属于国有资产,所以人们有时将资源类国有资产简称为资源性资产。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是世界上资源大国之一,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资源总量大、品类多,但是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我国资源的劣势,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发展。我国在资源性资产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产权的界定、流转、制度、法律法规和管理等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以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为研究重点,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相对落后。有关资源类国有资产的研究主要有:廖红伟(2011)在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时就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成为后危机时代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认为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但其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行政化管理与市场化激励需求的矛盾问题,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市场化激励与行政化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钱丽苏(2004)对国内外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概括分析了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化与发展,对我国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王(2008)从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机构,实现资源资产化管理等建议。许冬琳(2013)从资源类国有资产信托的基本类型入手,探索资源类国有资产信托的可能性,提出了以国家为委托人,资产权利为信托财产的新型运营管理体制等。国内关于国有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对于资源类固有资产管理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对于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宏观层面的改革,产权制度安排、市场机制引入手段等方面,对于资源类国有资产的资产化管理,资源价值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现如今,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显,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却被无偿使用,价格长期偏离其市场经济准价体系,资源类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法律法规建设落后于体制改革,依法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表明了我国对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决心。因此,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相契合的管理体制已提上日程。二、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源的产权管理、勘探管理、开发利用管理以及保护管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资源的产权管理。我国目前在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被国资委统一监督管理的只有经营性国有资产,资源类国有资产仍处于分头管理状态,政出多头。权责不清的问题仍然存在。1.资源类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所有权主体缺位我国资源类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资源管理部门利益协调不顺,职责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资源类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难以实现。一是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目前在我国,除了国土资源部负责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的统一管理外,涉及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的还有水利、煤炭、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农业、林业、海洋、城市规划等十几个部委、局、公司,可以说各管自摊,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协调。二是政资不分,政府身份双重化。政府代表全国人民对资源类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在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