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精选合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4万字
约42页
0
4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精选合集].docx

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精选合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精选合集]

第一篇: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一)从决定考法硕开始我也算是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学生,本应安分守己考本系研究生,毕业以后当大学英语老师或做翻译,过滋润的小资产阶级生活。只因为自己太理性太逻辑,再加上天生的好奇和一点点野心,我从大二就决定跨专业考研。几番摸索之后,我骑着自行车去了中国政法。凯程在2014年北大法学考研中录取8人,其中2人勇夺细分方向状元,3人复试第一名,北大法学院作为国内最好的法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包括总理,凯程对法学的理解,具有独到的优势,三级法是北大法学考研的法宝,并且北大法学专业课6+1,凯程都有全面而应试性的辅导,集训营提供了最强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保障,也是凯程法学成功的保障。第一次去中国政法读者服务部,我显得极为羞涩胆小,要知道我对法律可是一无所知,看着琳琅满目的法律书籍,我真不知如何是好。无意中看到人大编的《法硕联考指南》,说是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如获至宝,欣喜若狂。我战战兢兢地结了帐,抱回寝室慢慢嚼。因为英语专业也特别多,整天写paper做representation,学习法律的时间非常有限,断断续续,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把联考指南看了一遍,懵懵懂懂的。其间去北大听了一次民法学课,未料旁听的人比北大本校的学生还要多,夏天酷热难当,又要长途跋涉,身心都十分疲惫,于是便不再去,自己在图书馆闭门造车。后来才知道,法硕指南编得实在太滥:为了划清与法学的界限,编者企图通过删减内容使其简单化,其结果是体系不完整,说理不充分,逻辑性不强,我们这些外行人看起来味同嚼蜡。理解起来及其困难,只好死记硬背,又没有老师教,学得非常痛苦。到大三上学期结束,法硕的书已经翻得很烂,新鲜感已然没有,剩下的工作就是把它背起起来。没想到期间发生了很大变故。先是听说考法硕的人奇多无比,后又传来某名牌法学院法硕专业不受重视:上大课,学的都是本科的内容,而且听说法硕毕业的不能考博(我现在也不知到底能不能考)。再到后来,哀风四起,法硕的名声每况愈下:几乎没有公费,学费太高,不能贷款。我自己后来看到法硕的考研题,确实十分幼稚,实在没有什么挑战性(现在也许不同了)。本来一起考法硕的同学纷纷转行,最后系里只有我一个人死守阵地,骑虎难下。放弃法律,十分不甘心,因为我毕竟花过苦功,而且我真得很喜欢法律;考吧,又觉得法硕这个专业实在没什么前途,充其量也只能吓唬一下门外汉(当然,这只是当时的形势和我那时的看法)。一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时我怎么也没想到改考法学:现在想来,应当是潜意识里对自己没有自信,认为一个从未接受过法学教育的人是不足以与听了四年法律课的法律专业本科生竞争。(二)去年五一,决定改考北大法学据说决定跨专业考研的人,一般有三种情况:上届有师兄师姐考上的先例;有认识的倒是或研究生;或者其大人介绍。其实总结起来,考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偶然性很大,并非总是很理智。据说理性的方法实现作一定量的泛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然后才确定学校,询问书目。我去定专业时,倒是理智的,选择学校却是较偶然的。有一位师姐认识北大法学院一位师兄,也是我们学校考过去的;当时她跟我提起,正值我被法硕纠缠得十分痛苦时候。我那时候想,反正考上法硕自己也不会快乐,为什么不博一下呢?要考就考个最好的,北大法学院声名远扬,就是她了。五一期间的一个阴沉的下午,我按学兄开的书目,到北大一个书店把书都买了。总共有十几本教材(加上后来买的专业课专著,总共将近二十本),沉甸甸的,放在我那破箩筐里,沿途摇摇摆摆,好不容易才拉回宿舍。这是距离2002年考研只剩半年多的时间了。(三)经验之谈考北大法学最难之处在于综合课考的科目太多,主要法律都考到了(法理,宪法,法制史,宪法、行政、民法、民诉、刑法、刑诉,再加上专业课),而且没有指定书目(其实内部是有的)。直到暑期北大法学考研班开课,我也没把书看完一遍。不过我悟性还不错,上课倒也还听得懂,做笔记也没落下。跨校跨专业已经很难,选择北大法学,可难上加难。从第一次买法律书时开始,我就意识到自己走上了一条极其艰苦的道路。跨专业考法学是很痛苦的,到最后就已经不是兴趣的问题了。首先是法律材料浩如烟海;其次是法律书籍更新速度太快,书又太贵。而且很多书匆匆看还行,买回来细读,才知道倒买错了,可是不少教材大同小异,却各有所长,为了安全起见,你又不得不尽数买回来。没有接受过正式法学教育,而仅仅通过自学参加考研,毫无疑问是很吃亏的。很多东西我看不懂,有没有老师可以问,我只好查看多个版本、不同作者的书,斟酌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论证,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理解。这个方法很费劲,却颇有效,很多疑问,我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弄明白的。没听过法律课的另一个超级大劣势就是不知道那些内容是重点,哪些是法律考试中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跨校跨专业考北大法学[精选合集]

文档大小:4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