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辛亥革命 第一篇:辛亥革命李晓辰-【常识】辛亥革命知识梳理及点评【来源:联创世华编辑:zhouwenjing更新时间:2011-10-1814:42:53点击数:172】【2012国考常识】辛亥革命知识梳理及点评联创世华公考研究院李晓辰近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时效性日益凸显,尤其表现在常识判断部分。如,2010年国家和社会中的重大事件——西部大开发10周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等等都在2011年的国考试题中有所体现。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那么,在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知识汇总及小测验》一文将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梳理,这里,我们就其中的重点、难点和易考内容再做一下具体的点评。一、什么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因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而引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位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联创世华李老师点评】在这里要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一个常识性的误区——辛亥革命(从数量上来讲)并不是仅指一次革命,而是多次“起义”和“运动”的合称,起止时间大约为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即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3日。二、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1.外部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外国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1904-1905年日俄争夺在中国利益,中国政府宣布“局外中立”;英国侵入西藏、德国势力延伸至长江。2.内部原因: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社会矛盾激化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对抗外国侵略,甘当“洋人的朝廷”。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1902到1911年各地民变多达1300起;这意味这个中国民众也开始抵制外国侵略。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4.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在政治上需要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和维护者,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其主要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联创世华李老师点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联系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知识点。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从根本上讲,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1894年孙中山北上向李鸿章上书,希望和平改革,但最终失败。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904年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用革命方式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联创世华李老师点评】注意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兴中会。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民主革命思想随着知识分子以及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涌现而广泛传播。1903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革命军》,“革命军中马前卒”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维执行部庶务。同盟会《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联创世华李老师点评】第一,注意成立同盟会的标志性意义——①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注意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称为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不足】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2.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即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不足】民权主义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3.民生主义【内容】

春兰****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