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 / 文档详情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0.2万字
约181页
0
1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综述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半殖民半封建性质。3、近代中国的革命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5、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第一阶段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国人的探索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的建构者,《海国图志》第二阶段技术的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1)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2)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第三阶段体质改良:两大变革运动—戊戌变法、晚清新政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1)原因:p50①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②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③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④内外忧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界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2)意义p54: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在教育上,维新派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开办了新式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失败原因p55: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没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西学,但仍打着孔子的旗号。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呼救亡图存,但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够帮助自己变法维新。③惧怕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群众,而且还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第四阶段体制的革命:辛亥革命1、孙中山早期事迹(了解):1894年,向李鸿章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同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1904年,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称“三民主义”2、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旧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文档大小:1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