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邓州市新型邓州市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合集) 第一篇:邓州市新型邓州市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新型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按照《邓州市人民政府发展关于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通知》要求,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推进农村小城镇化新型社区建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基于此,我们对邓州市新型农村建设新型小城镇化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一、邓州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情况预计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9.3%;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亿元,增长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增长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8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9172元,增长12.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9亿元,增长19.6%;各项贷款余额96亿元,增长22.7%;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邓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部分明确指出: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邓州市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让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新型城镇化有五个特点:一是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二是产城互动,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依城镇促产业。三是严格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四是破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五是以人为本,建设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新文化。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邓州市在户籍、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等方面已经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今年已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启动了5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迫切需要,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精力和干劲汇聚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来,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乡镇办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整合资源、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功能优化”原则,把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以及本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充分体现出社区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多效益性,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农民群众的检验。土地、规划、住建等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进一步增强信息沟通,加强工作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形成合力,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保证社区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完成今年各项建设任务。连日来,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域展现出热火朝天、倾力推进的生动局面,今年启动建设的34个新型农村社区进展顺利,一批社区已建成一定规模,社区形象初步显现。这个管理规范、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群众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就是张村镇朱营村。近年来,朱营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按照“科学引导、群众自愿,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的总体原则,在充分征求广大村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整合朱营、崔庄、杜庄三个行政村,高标准规划建设朱营新型农村社区。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如今的朱营村已今非昔比。规划统一、样式大气的别墅式洋房,让人充分感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朱营村已成为“南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南阳市10大文明新村”。高集乡新型农村社区是今年以来我市正在规划建设的34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目前,该社区一期规划200户,其中大部分楼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部分楼房门窗安装也已完毕。同时,社区里的学校、文化广场、社区卫生室也在同步建设中。今年以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我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广泛宣传动员。统一群众认识,转变群众观念,赢得群众支持,使其自觉投身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来。其次科学规划设计。结合实际,充分论证,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聘请有关专家分别对所有新农村社区进行高标准规划,体现前瞻性、新颖性、实用性。第三,破解建设用地。利用“空心村”治理,腾出一部分土地,再通过土地置换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通过这些方法,既解决了社区大部分建

努力****凌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