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 第一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一-清明9.古诗三首清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这首古诗。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2.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诵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教学课时: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3.学生搜集描写节日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1(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学生活动: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2、合作学习,感悟诗意。3、品味诗人情感。4、背古诗。第二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一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教学过程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1.出示《元日》古诗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先自己说说第1、2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指名说。三、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1.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指名读)2.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

盼易****君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