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都江堰教案及反思 第一篇:都江堰教案及反思《都江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2.让学生学会在文化景观体味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图片导入。幻灯片出示几张中国的名胜图片,引出学生出去旅游最喜欢干的事情是拍照留恋,我们看看余秋雨在看到都江堰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引入到都江堰二.介绍作者。简单介绍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及其代表作品。三.整体研读,理清思路。给全文三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魅力、魅力的缔造者四、品读课文1、研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请学生用表格的形式从时间、规模、社会公用、品格四方面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2、研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对都江堰前后的评价有何不同?明确:去之前,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它还能怎么样?乘便看一眼吧。去之后,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运用欲扬先抑,表现出作者对都江堰的喜爱。3、研读第三段。首先介绍美丽的缔造者李冰。思考:请学生联系课文,找出李冰的“精魂”具体体现在哪里?明确:“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时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李冰造福百姓。“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可以看出他的务真求实。“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祥。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可以看出他的淡薄名利。通过这些总结出文章里的“他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五、感悟文化“现代的山水,是几十万年来一直变化着的山水。现代的文化,是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山水见证着文化的沉淀,文化使山水带上了别样的光彩。”用余秋雨的话把山水和文化联系起来。提问学生,“你会由中国的哪些景观(自然或人文),想到哪些人物,进而挖掘出哪些民族文化精神呢?”联系周围实际,以当地的古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在看到这些建筑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些文化与传统。在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六、作业阅读分析余秋雨《莫高窟》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预习不够,在找第三自然段的李冰惊魂的时候,学生不能熟练的在课文里找到,需要老师的辅助。本来这是很简单的,但是对课文的不熟悉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好。2、自己认为拓展迁移部分是亮点,但是没达到预期效果。评课老师认为比较联系牵强。3、讲课音量还需要提高,做到抑扬顿挫。第二篇:都江堰教案都江堰【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2.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3.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要使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代科学家、实践家李冰的人格魅力,从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中汲取思想精华,学习他们的奋斗和实干精神。4.体会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教学重点】1.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2.多种修辞手法的用法【教学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归纳要点。2.带着课后练习去阅读,在阅读中加深思考和领悟。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2.分析第一部对比手法的运用3.分析第二部分对水流的生动描写一、导入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戏剧诗歌)本文是游记(属记叙文)二、作者: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中国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四、分析课文(一)师范读第一部分粗略提问1.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了哪两项工程?明确:长城和都江堰(欣赏有关都江堰和长城的一组照片)2.作者是用什么来描述长城和都江堰的?明确:对比手法(二)学生朗读课文具体提问1.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是单句还是复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明确:是单句,将都江堰与长城作比,突出都江堰的激动人心。设题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和加深句式的知识。2.生读第2段,思考:重点写了什么?明确:描述长城的

山柳****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