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7年 第一篇:金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7年金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07年——2010年一、主要产业及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一)工业发展现状金昌市域内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国有大型企业金川公司产业链条的带动,以及长期发展形成的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等独特的发展条件,已经形成支柱产业强大、产业集聚区效应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壮大,循环经济初见成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显著改善的发展工业经济的良好局面,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金川公司产业链条延伸和金昌矿业城市转型,以及国家实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机遇,做大做实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即金化集团领军的化工产业,以永电公司为主的能源产业,金泥集团领军的建材产业,以金铁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四大重点企业的工业产值占金昌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1、甘肃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化肥为基础、以纯碱为主导的大型化工集团公司,现有总资产16亿元,职工3300余人,年生产能力为纯碱20万吨,合成氨15万吨,磷二铵18万吨,氯化铵15万吨,普通过磷酸钙40万吨,复混肥20万吨,还有黄磷、氟硅酸钠、塑料编制袋、防腐保温材料等产品,其中纯碱生产能力跻身于全国联碱行业前五位,复混肥和磷二铵生产装置在西北最大,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各行中居领先地位,拥有全国三大磷肥之一的普钙生产装置,公司产品“奔马牌”纯碱和复混肥被评为“陇货精品”,“奔马牌”纯碱、磷二铵为甘肃省名牌产品,“奔马牌”商标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金昌水泥集团公司。金昌水泥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800余人,总资产4亿元,占地面积50多万平方米,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年水泥生产能力达75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35万吨,年利税达2000多万元。3、甘肃电投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永昌电厂抓住“十一五”时期国家实施“以大代小、以旧建新”能源建设产业政策的机遇,在原有场地及设备的基础上,争取立项2×30万千瓦机组改扩建工程,该项目已列入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总体规划,该项目的建成有利于缓解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矛盾,有利于推动金昌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原有2×10千瓦机组改为供热、供暖设施,满足城市集中供热供暖问题,减少城区小锅炉,净化周边环境。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对金昌市实现“十一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采、选、烧、炼、铸造以及水泥、免烧砖集一体的生产体系,拥有年自采铁矿石15万吨、处理原矿50万吨、产烧结矿75万吨、球团矿20万吨、生铁40万吨、铸铁管0.5万吨、硅酸盐水泥8万吨、免烧砖3000万块的生产线以及相应配套的风、水、电、气、机械加工、汽车运输等辅助设施,主要产品有铸造生铁、炼钢生铁,围绕生铁的深加工形成的延伸产品有铸铁管、井壁管、铸造件、铸钢件,消化吸收工业废料废渣所开发的水泥、免烧砖等。(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截至2006年底,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发展到370家,完成总产值7.37亿元,实现增加值1.93亿元,利税5740万元。已建成麦芽加工企业6家,年设计生产能力22万吨,实际生产麦芽14.57万吨;面粉加工企业34家,设计生产能力40万吨,实际生产面粉35万吨;建成蔬菜加工、储运企业23家,年加工、运销各类蔬菜19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6家,创产值4.73亿元,增加值达1.1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668万元。全市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固定资产总值累计达到1415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8413万元,实现利润1323万元,上交税金541万元。(三)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我市共有部、省级工业示范园区3个,到2006年底,3个园区内入驻企业已达1365户,从业人员18815人,完成总产值291110万元,增长15.6%,占中小企业的38.4%,实现增加值58665万元,增长15.8%,其中: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6.2%;完成营业收入258090万园,增长15.5%,占中小企业的25.8%;上交税金4978万元,增长13.1%,占中小企业的16.2%;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示范区已成为我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挥区域优势和聚集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在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规模聚集效应、龙头带动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

猫巷****婉慧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