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问题调查报告(最终5篇) 第一篇:重庆邮电大学就业问题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问题调差报告“大学生不值钱啦”,这是现在很容易听到的感慨呀,“大学生,嘿,大学生卖猪肉的多的去了”现在大学生的竟如此,那么大学生们都是怎样看待的呢?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优势怎样的呢?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大学生的未来规划在各方面都改变了很多。如前几年愈演愈热的留学热随着欧美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了降温的苗头,而国内的就业环境也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模式在这次危机中显示出了些许优势。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各国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及移民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许多原本打算出国深造的学子也正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当然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原本计划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谋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动荡,他们又拿起了课本投入考研的复习当中。正如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危机出现时,在学校中躲几年往往是个明智的选择。当然,危机也并不是意味着只是一味的带来麻烦,危机中的找工作之旅将更艰辛,但危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很多大学生也选择了创业。再看看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02年将有145万名学生毕业,其中研究生8.8万,本科生63.6万,专科生72.7万。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去年为52万人,增幅达39.8%。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而且专科生增幅最大,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从长远看,1999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3年制专科生今年离校。今后几年这种增幅会更大,2003年有212万毕业生,2004年超过250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为338万人,较上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到21.4%,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针对这样的就业现状,大学生又将怎么样规划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对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如“附录”里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1结果中仅有10%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容易,23%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正常,而高达67%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表明:表示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约80%的大学生认为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趋势会得到缓慢回升,18%的大学生认为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趋势将处于低迷状态,其余的人则认为情况都相对稳定,波动不大。3表明:党的政策好,是大家都有所共见的,所以即使在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看法还是比较乐观的。有约55%的大学生认为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积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最首要的。其次,注重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占43%,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的占38.7%,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解决问题能力的比例相等,为21%。有高达92.3%的大学生认为,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社会是为就业做准备所必要的;经常了解就业信息的占84.6%,30.7%的大学生认为应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在关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具优势的调查中,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均为46.7%,而认为学生干部在求职中最具优势的占有6.6%。表明:大学生思想正发生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了现实。懂得了一个道理,你不能去改变现状,那就必须得去适应现状。5选择2000-3000元的占60.7%,3100-4000元以及4000元以上的均占39.3%,而1000元以下的没有人选。对求职初薪主要集中在1500-2500元之间。表明:在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求职初薪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此结果也引发了我的一个疑问,这是大学生对现实情况的客观看待,还是对自己的定位问题呢?6就业意向在国企、合资企业、外资机关、政府企业、科

是飞****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