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信息化调研.docx / 文档详情
金融信息化调研.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6万字
约27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融信息化调研.docx

金融信息化调研.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融信息化调研

第一篇:金融信息化调研1.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2.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负责部门及人员构成情况目前,恩施村镇银行信息化负责部门是综合管理部,有2名专职科技人员。3.农村金融机构电子设备及IT系统配置情况目前,恩施村镇银行的主要IT系统设备托管在常熟农商银行,由常熟农商银行负责运营、管理、开发、维护,村镇银行本地仅放置与常熟农商银行联网的网络设备。系统配置方面,核心主机与前置机各配置两套,分别部署在常熟农商银行总行主从中心,核心主机配置IBM小型机,采取HACMP热备方式;前置服务器配置IBM专业PC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同时,配备专门的加密机设备进行密码密钥的处理工作。网络方面,常熟农商银行总行与恩施村镇银行采用双设备双运营商线路上联至常熟农商银行总行机房的模式,保证各行业务连续性。4.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涉及的业务(1)核心业务系统情况。我行新一代村镇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于2011年7月上线,新系统设计上支持我村镇银行未来5年的业务发展需求。新核心业务系统可以采用的业务模块有:机构、柜员、现金、凭证、总帐、内部帐、客户信息、存款、贷款、卡、银承、保函、贴现、结算、同城票据交换、现代化支付、汇票、外汇买卖、凭证式国债等。以后可以被采用的业务模块有:本票、异地托收、IC卡、集团客户等。(2)管理系统情况。我行新一代信贷业务系统亦于2011年7月上线,新系统从业务功能模块划分主要有客户信息、业务管理、后台管理、企业和个人征信等模块。另外,为将来村镇银行引入贷后风险管理十级分类做好了前瞻性设计。5.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可能的发展规划目前,恩施村镇银行发展刚刚起步,不管是我行的自身经营发展,还是控股行-常熟农商银行对我行的管理引导,都正处在一个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因此,在我行在IT系统建设上,目前的战略规划依然不太明晰。第二篇: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金融行业信息化现状金融行业的主要分成三大行业,即: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由具有统一技术标准,能以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连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长期系统工程。1.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到上个世纪末为止,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日趋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原则。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从70年代开始至今尽管只有20多年的短短历程,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已基本上接近了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计算机进入我国银行业,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但是计算机在我国银行业的真正发展还是从70年代开始的,因此,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起步阶段从70年代中国银行引进了第一套理光—8型(RICOH—8)主机系统开始,揭开了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效率高、准确性强、功能丰富的特点,对银行的部分手工业务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主要软件采用COBOL语言编写,实现了诸如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帐业务、编制会计报表等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尽管在当时只在某些地区的某几个分行着手试点,但是试点的成功为后来的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处理方式也是采用脱机批处理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琐碎、重复性的劳动。第二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我国银行业相继引进了日本的M—150、美国IBM公司的436l、4381型主机系统。进一步在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各行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联网系统,实现了同城各专业银行自身间的活期储蓄通存通兑,基本实现了各专业行、各营业网点之间业务的联网处理。计算机已应用于银行门市业务、资金清算业务、金融计划统计业务、信贷管理等多项业务中。与此同时,1985年中国银行率先加入了SWIFT环球金融通信网络系统,为我国银行业电脑化信息系统同国际接轨跨出了坚实的一步。第三阶段——90年代完善提高阶段90年代各大专业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纷纷升级,如引进美国IBM公司的大型机ES9000系列主机,用以扩大业务处理范围、增强业务处理能力。1991日人民银行卫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金融信息化调研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