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铜仁市第七小学小学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查报告 第一篇:铜仁市第七小学小学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自查报告铜仁市第七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自查情况报告尊敬的考评组各位领导:根据铜教督发„2017‟5号件精神,对照碧教督„2018‟4号文件《碧江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各项评估指标,我们认真地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自评情况作如下报告。一、学校概况铜仁市第七小学在锦江之衅,地处响塘龙路15号,占地10亩。她服务半径为1.5公里,辖区人口达四万六千人之多,学校于1941年开办成立,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城区一类小学。现学校有学生1309名,23个教学班,其中女631人,随迁子女718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63.5%,是一所典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学校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5人,大专以上学历55人,学历达标率100。初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3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区级骨干教师16人,教师队伍合格稳定、思想健康,专业素质优秀。二、主要成绩、经验、特色和做法:(一)我校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传送无限的温情,学生在爱的滋润下,活力焕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扎实有效。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办事处、教育局领导多次亲临我校,对学校教育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真正落实了政府、主管部门包入学,学校包巩固的责任制。碧江区委统战部、区人民政府、碧江区教育局、环北办事处等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并对七小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六年来,各级领导心系教育,为学校提供书画展版,捐助电脑,赠送篮球、乒乓球架,近10万元。环北办事处分管教育领导还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安全、交通不定时的巡视,排除隐患。教育主管部门近几年更是加大倾注力度,为我校投入近29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陈代文、区委副书记文皓玉、区人大主任安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汉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碧江支部主委杨长印、副区长谭欧阳、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邬晶等领导多次亲临学校调研指导,为我校解决帮扶经费50余万元;区纪委为我校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出谋划策,并几次解决资金共五是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为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齐头并进。六是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归类、认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学校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格学籍管理,控制流动学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督查办法》规范执教,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二是规范教学过程,在完善好“三查一跟踪”的基础上,抓好备、上、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每学期利用二个月集中对学生进行辅导,每天半小时和每周“墨韵书.香幸福七小”的软笔书法和绘画学习,发挥学生的特长,着眼素质,培养能力;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极推动新课改,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培训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2)创建优美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我们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以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为突破口,以创建区级名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经费

曾琪****是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