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样例5) 第一篇:长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长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为加强国土资源的动态管理,依法履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建立健全全市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防范机制,遏止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发生。把事前防范和及时查处落到实处,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处理违法用地工作,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提高巡查的“发现率”,降低执法成本,减少“案发率”,特制定本制度。一、实行市国土资源局、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和乡(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所及所属行政村四级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由国土资源局(分局)局长负总责,分管监察工作的副局长具体负责。实施动态巡回检查的主体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大)队,乡(镇、街道)国土资源管理所。二、巡回检查的范围为各级行政辖区或派驻区,市国土资源监察支队负责全市重大违法占地案件的调查处理。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要制定落实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的措施。实行“三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员、定管区、定责任;包巡查、包反馈、包处理”,及时发现,纠正和制止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把违法占地行为处理在初发阶段。三、全市划分为三类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区域。一类责任区为:干线公路两侧农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由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执法监察大队或相应机构负责,要保证3-5个工作日巡回检查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突击检查。二类责任区为:支线公路两侧农用地、乡镇所在地及行政村和自然屯。由乡(镇、街道)所负责,每周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填写巡回检查登记并及时向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反馈巡回检查情况。三类责任区为:一、二级责任区以外的区域,由村(居民委员会)信息员、协管员负责,做到随时发现情况随时报告。四、各责任区域的责任人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对管片死看死守。对巡回检查中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视其情节依法予以制止和纠正,需要立案查处的要在1个工作日内上报,并记录、登记和收集相关材料,协助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依法立案查处。五、实行动态巡回检查责任惩戒制度。巡回检查责任区域的责任人玩忽职守、失职失查、发现问题不及时制止、隐瞒不报或不如实上报,又不积极调查处理、不履行职责,致使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查处,造成违法事实的,将视情况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惩戒。违法事实较轻的,第一次予以告诫,第二次通报批评,第三次给予政纪处分。违法事实较重并产生不良后果和影响的,第一次提出批评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第二次停止工作或调离岗位,第三次撤销职务。六、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要严格履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职能,认真依法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对上级交办和督办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要及时指定专人调查处理,并向交办和督办单位反馈调查处理结果。七、为不断提高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工作水平。要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凡有下列执法过错情形之一的,主管人员和有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过错责任。1、超越法定权限执法的;2、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3、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当的;4、违反法定程序的;5、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6、依法应作为而不作为的;7、因主观原因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8、其它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八、市局对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实行违法案件备案制度,凡由各分局自行查处的违法案件,处罚决定为拆除、没收和罚款的,必须在下达处罚决定书后的7个工作日内送市局法规监察处备案(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发现有不按规定落实的,将在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检查评比中予以扣分,产生违反法律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九、市局每年要对执法监察工作实行考核制度,具体标准是“四高三低”,即“发现率高、制止率高、查处率高、结案率高;发案率低、信访率低、错案率低”。将依据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开发区)分局的动态巡回检查登记、查处违法用地案件的卷宗和备案情况及年度综合报表统计结果进行考核评定。十、市局每年开展一次评选“优秀动态巡回检查监督员”活动,对积极落实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度、及时制止和认真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其巡回检查的责任区内未发生违法用地或违法用地得到及时制止和处理的,将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资奖励。十一、把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回检查责任制与评比模范执法县(市、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作为评选各项先进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责任区内发生违法数量多、违法占地面积大,发现和查处不及时单位和个人,取消评选先进资格。第二篇:兴安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兴安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实施意见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以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

桂香****盟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