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治十三中学校概况1 第一篇:长治十三中学校概况1长治市第十三中学校概况长治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长治十三中)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地处山西省潞城市中华东大街111号。学校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现有初、高中共计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11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90%,其中获硕士学位5人。长治十三中创建时初名山化中学,是山西省化肥厂下属的一所完全中学,主要服务于企业的职工子弟。由于山西化肥厂企业制度改革,1997年更名为天脊集团,学校随之更名为天脊中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办学设施和设备齐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初中由原来的三规扩展到现在的六规,高中由建校时的两规扩展为四规,并计划扩为六规,生源遍布周边多个地、市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自办普通中小学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决定,2007年12月18日,学校正式移交长治市政府管理,并更名为长治市十三中。学校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备,完善教学设施。1989年学校为了规制的扩展和发展的需要,新建了一座能够容纳20个教学班和6个实验室的教学楼;2004年投资250万元对旧教学楼进行加层;2009年学校又投资60余万元给教室安装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目前,学校已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进行实验;并有先进的音乐、美术、舞蹈室,现代化的语音室、微机室和闭路电视系统;有可容纳300多人进行大型集会、公开活动的高标准、多功能的阶梯教室;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2009年,学校又专门建设了一个美育活动室,来宣传我校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特有的美育辅导。在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学校又下大力气加强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建设。2002年进行了学校大门及两侧的整体改造,学校还在楼道处增设了花卉盆景,使校园处处透露出生机活力,更多的绿地花木也营造出优雅安静的教学环境。学校最大的特色在于,校园中所有的题词标语均是宣传我校特有的美育教学,更加体现出我校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果敢和魄力。在进校门口的教学大楼正面书写着“开放、求美、务实、创新”的八字校训,初、高中两栋相对的教学楼分别写有“活到本质上,成就一流的人物”和“坚持做自己,享受真正的人生”的醒目标语,楼层中悬挂着“立自我之基,塑自我之魂”、“张扬个性,飞动灵气”和“教有特色,学有所长”的办学宗旨,以及设计精美的伟人画像、中国传统的文化常识和各种名人名言。在宽大整洁、优美舒心的校园里,无处不体现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学校作为一所完全制中学,开设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所有相关课程,并根据集团的安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是做了恰当的课程课时安排。语文、数学和英语每周安排6个课时,其余科目依照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在归入地方管理后,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校响应了教育部的安排部署,及时对课程的开设做出新的调整,包括新增了通用技术、劳动技术和美育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更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合理的课程设置,恰当的课时安排,均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需要的为出发点,体现了“一切为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采用的是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并设置多个内部机构,包括党支部、团委、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处、办公室、总务处、工会等,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阳光体育”的开展,在08年又增设了文体部这一新的部门。每一个内部机构都有着详细的工作安排和分工,办公室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日常考核,下属的档案管理科负责建立在校的每一位教师的个人档案,财务科负责工资管理和相关工作,政教处对所有学生的学籍进行统一管理,并严格监察学生的转入、转出情况。总之,每个机构都有专门的记录和存档,考核更是步步到位,力争将每一处细节都要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存档管理。从后勤服务到前线的教学工作,从管理机构到基层,每项工作都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所有部门各司其职,统一协调,保证了学校工作的秩序有条不紊,良好运转。多年来,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多次被评为潞城市教育先进单位,模范单位,并连续六年被评为长治市模范单位。学校在多年的成长中,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市级模范教师22人,先进教育工作者4人,市级优秀教师15人,市级优秀班主任10人,有两位老师先后获“长治市名师”这一殊荣。学校多位教师参加中考阅卷工作,且多次被评为优秀阅卷教师。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把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作为教研的重点,并一直坚持“科研兴校、美育养人”的治校方针,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的多位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取得过丰硕的成绩,形成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

一条****涛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