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征精神给我的大学生活启示 第一篇:长征精神给我的大学生活启示长征精神给我的大学生活启示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934年8月,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星星之火慢慢燃成了燎原之势。无数的中国老百姓扛起锄头,端起枪,保护着自己的家园。然而,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节,由于中国共产党内部王明“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在军事上放弃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实行进攻的冒险主义,主动进攻敌人坚固设防的阵地,结果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惨遭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终于在1936年10月胜利结束,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006年10月,在今天,我们无法感受到胜利时的喜悦之情,也无法体会到那风吹雨打的艰苦岁月。但作为后辈,我们一定会牢记长征历史。长征胜利,也为新中国的诞生打下了坚硬的基础。红军们拔草根、吃树皮,流热血、过泥潭。这种在今天难以想象的事情,却在红军前辈的身上发生了。“牢记长征历史,宏扬长征精神。”这是历史写给我们的告训。历史,我们不容忘记。因为它时刻告戒我们——中华民族要团结。精神,必定要发扬,因为它时刻鞭策我们——永不言弃。今天,我们怀念“二万五千里长征”,学习的就是长征精神。大家深刻的知道“人民是革命的母亲”、“团结是力量源泉”、“奋斗是胜利的法宝”。还记得,那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那惊险万分的泸定桥,那终年不化积雪的夹金山吗?中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使处于弱势力的红军排除万难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历尽千辛万苦,夜以继日地翻山越岭而取得胜利的呢?对,是信念,是毅力,是亿亿万万的中国人想从压迫中解脱出来,想获取一生的幸福.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第一.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它正确揭示了人与集体、社会以至人类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合理实现途径,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二.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

王秋****哥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