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阅览室教案---杨朝艳 第一篇:阅览室教案---杨朝艳阅览室成都市磨子桥小学杨朝艳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继续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有效的读题、审题的能力。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去图书馆吗?为什么?生:喜欢,因为去图书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长见识……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图书馆去,我们先看看图书馆里有关这几种图书的信息,好吗?(课件呈现信息表格。)(2).获取信息――引发问题师:从这幅表格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生1:图书馆原有儿童画报30本,借走7本;原有故事书25本,借走8本;原有连环画书46本,借走9本。师:根据获得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师将问题书贴在黑板上。)师: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谁能列式?(3).探究――合作生:30—7=。师: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30-7等于多少,开始吧。(生开始独立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问题解决后主动寻找伙伴进行交流。)(4).交流师:有同学是用小棒操作的,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呢?(生操作讲解。师总结归纳。)师:那计数器怎么操作呢?生:我是用计数器解决的。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减7,从十位借回一个珠子,变成个位上的十个珠子,这十个珠子减去7个还剩3个,和十位的2个珠子合起来就是23。师把竖式的书写在黑板上边板书边给学生讲解:从个位算起,个位0—7不够,从十位借1,看老师怎么借的,在十位3上面打一个小点,这个小点我们把它叫做退位点,然后我们的个位就成了10,用10—7等于3,那这里的十位上写多少呢?2。为什么?(5)师:《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请用你喜欢的学具,小棒或者计数器操作一下,算出结果。师:你是怎么算25-8的?生:要减8先从一捆里拿出8根小棒,还剩2根,和那里的5根合起来是7根,再和1捆的合起来就是17根。师:同学们,你们听清楚了吗?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如果用计数器来操作的话应该怎么做。PPT放映师讲解竖式过程(6)PPT出示《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请你在2号本上用竖式计算一下。生操作,抽一学生上台完成。师:大家看着黑板上的三个算式,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7)练习板书阅览室《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30-7=23(本)答:《儿童画报》还剩23本。25-8=17(本)答:《故事书》还剩17本。第二篇: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杨朝艳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加课外阅读积累,二年级本学期的中华经典诵读计划如下:一、诵读书目:《三字经》和《小学生必备古诗》。二、实施时间:2011-2012学年上学期三、具体方案:1.动员工作。使学生感兴趣地诵读中华经典,逐步在诵读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是本活动的核心意义所在,所以首先做好动员工作。我让学生观看网上学生朗诵经典的视频,使学生产生一种诵读经典的向往之情,受到经典文化的感染。同时,班上有位同学会背很多首《三字经》,鼓励大家以他为追赶对象。并动员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经典读物,每周有选择地贴在墙报上让大家诵读。极力向家长宣传,赢得家长的支持,例如每周的作业单都有推荐书目。2.时间安排。早晨升旗后,早读,上课前,下课前,星期四下午。课前预备铃响后,大家一边诵读,一边等其他同学进教室,有助于安静课室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读物。3.诵读形式。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背得最多。也可以四人小组互读互考的形式进行,如小组内齐读,表演读,角色读等,并互相考考,小组长做好登记。或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把《三字经》编排成拍手歌。每个人都有“经典诵读记录卡”,由老师检查登记,小组长诵读过程中登记,使记录卡作为他们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凭证,联合家长,对于达到一定数量的同学给与表扬和奖励,授予他“经典诵读小天王”的称号,成为大家的榜样,竞争,追赶的对象。4.开展诵读活动。古诗配画,制作诵读手抄报,抄写古诗,配乐诵读古诗等活动,让学生不断积累中华经典,不断深入对中华经典理解和感悟。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文化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第三篇:《从现在开始》教案杨艳梅《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杨艳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表演出来。过程与方法: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理解课文。情感、态度

玉军****l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