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阅读两次教改纲要的感想 第一篇:阅读两次教改纲要的感想我是浙江本省的学生,我们2006年进入高中学习后,就迎来了浙江省高中阶段的第一批新教改。读了93年的《纲要》和10年的《纲要》,心里感触颇深。我们是新教改的第一批,学校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实施了学分制,很多课程的设立与教材也都是前无故人,后有来者的。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的设立、课题研究等等。10年的《纲要》在高中教育阶段中也有提到“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尽管里面不乏很多相似的内容,也有很多口号,但是跟93年的《纲要》比较起来,我觉得10年的《纲要》在目标和内容上都是有很大进步的。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在10年《纲要》中就有很大进步也更具体了。作为经历过新教改的人,我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的。我们总说自己是教改的小白鼠,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表面的功夫,都是为了应付一下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检查。比如我们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很多同学都是回去随便盖个章,然后网上拉一篇文章,就交上去了。一方面是我们在学生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学校自己的原因。学校本身自己不重视,它重视的还是我们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我们高一那会,对这些东西都不是很了解,而学校也没有老师跟我们讲解,就几张表格发下来,让我们做。去询问班主任,他也只是笑笑说:“你们不是很聪明的嘛,自己应该知道怎么解决的。”开学回来几乎大家都是网上拉来的文章,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还有课题研究,我也觉得只是表面工程,对我们没有多大影响。我们那时规定6-8个人一组必须做一个课题。学校每个老师都想出一个课题名称贴公告栏上,我们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课题然后去找那个老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可是学校也从来没有跟我们宣传过课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对课题的研究都是处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临近交课题成果的时间,大家都拼命在网上找资料然后拼接成一篇文章,根本就没有去研究过。而那些指导老师很多都没有发挥作用,我想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我们的成果书上签上他们的意见。以前我们对新课改有很多不满,我认为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发展和活力,反而在高考学习压力下增加了我们的负担,不过毕竟我们是第一批,自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只是希望既然决定改革了那就好好做。不要来那么多口号和虚的东西。“国家大计,教育为本”谁都会说,关键是看你实施的力度了。第二篇:教改感想在教改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学习全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电视电话讲话有感禄劝茂山中学---杨自慧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加快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铺开,它对现实的教育冲击也随处可见,特别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大好形势,作为一名教师,我想只有坚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光荣称号。教育落后必然会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压抑群众的教育要求,必然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面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为在教育改革中更好的实践自己,我认为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自己的教材、教师、学生和育人观念。一、教改必须让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变化了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内容是静止的、有限的,而学生的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不断加强实用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充实者,教师必须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仅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更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二、教改必须让教师树立新的教师观过去,“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专利。今天,教师不再是什么都懂的“不倒翁”,也开始体验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欢乐。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很多方面的知识并不比学生知道得多多少,我们能查到的资料他们也能查到,甚至比我查到的更多。如果不懂装懂地搪塞学生肯定不行,也有损教师形象,我们只有放下教师架子,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一起学习。因此,许多教师认识到今天的教师绝不能满足“一桶水”,而应变成是“长流水”,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育教学中当好引路者。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既要有学识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心灵交换学生的心灵,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用生命感染生命!这是新时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追求和达到的境界三、教改过程中的学生观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多年来,学生被置于“书本世界”或“科学

邻家****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