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总结(2004) 第一篇: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总结(2004)坚定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努力促进陕西经济跨越发展--陕西省2004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总结我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来,按照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遵循“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的方针,一年来在科技部和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办公室的指导下,重点抓好创环境、建体系和国产软件推广、以培训为切入的工作方式,认真组织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紧紧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旅游、果业、能源五大特色产业,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两个行业和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三个重点城市的示范应用为主线,带动果业、旅游两个特色行业。目标为树立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培育一批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批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支持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一批专业化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平台。根据2004年8月统计数据,我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比重85.2%,制造业从业人员72.6万人,全省信息化投入3.2亿元。现将四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1、发挥部门合作优势,完善了制造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陕西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一是由主管省长任组长的制造业信息化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制造业信息化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组织协调行业、地市上下连动,形成组织管理体系。政府领导重视,建立了省科技厅、省经贸委、省信息产业厅等部门组成了组织管理体系。省科技厅和省经贸委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关于鼓励制造业应用国产软件的意见》的通知,省科技厅、省经贸委和省信息产业厅印发了《关于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过文件的形式在政策上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二是在重点城市建立了以主管领导的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制造业信息化办公室5个,西安、宝鸡、咸阳、西安高新区、国防工办等部门分别建立了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5个,还有各市设立的示范园区、示范县制造业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行业、城市管理部门组成的组织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推广体系,以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支持体系,以大型企业信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体系。2、树立了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典型,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步伐企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的主体,我省一直将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作为工作重点,今年全年共批准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73家,使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达到184家,省市推广应用企业460家。办公室工作重点:一是组织专家做好技术指导,在信息化方案制定、实施过程、经验总结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二是加大企业投入,今年我省地方政府投入600多万元给予企业引导经费,科技部门投入近400万元,企业投入3.2亿元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利的促进企业信息化实施;三是抓好重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如宝鸡石油机械厂等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四是结合行业特点,直接培育典型企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如西飞集团、兴平408厂等不仅在行业上起到应用示范作用,而且在带动区域信息化水平方面起到了技术支持和带动作用;五是树立一批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典型,如西北医疗机械厂利用网络销售大大节省销售成本,扩大了销售渠道。3、集成各种资源,促进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育一些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目前已建立省级技术服务机构14家,市级10家,建立人才培训机构10家,年培训近2万人次。通过整合资源,培育中介机构发展。一是制造业信息化主要承担单位生产力促进中心得到了发展,在西安、宝鸡等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孵化一些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的专业公司;二是促进了相关软件公司的发展,如陕西金叶西工大、宝鸡立邦等一批为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的专业公司发展壮大;三是引导一批软件提供商在发展方向上加大为制造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力度,这些公司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专门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队伍;四是引导一批院校的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动转换机制,通过为企业提供特色服务,逐步形成有技术特色的信息咨询、服务、监理机构,如西安交大先进制造研究所,为200多家开展快速制造服务,西安交大CIMS中心为300多家企业开展实施ERP咨询服务,西工大蒋氏培训中心为150多家企业开展基于网络产品快速创新设计,陕科大机械院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工具软件。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保证了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功。4、加强宣传、培训,创造了制造业信息化良好的

静芙****可爱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