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docx / 文档详情
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3万字
约24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docx

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

第一篇: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古诗词教学浅探单位:定州新华中学作者:陆颖地址:河北省定州市中兴东路定州新华中学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电话:***邮箱:2784796498@qq.com邮编:073000摘要: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精华,通过纵情诵读、启发想象、感悟意境、点缀音乐、再现图画、联系生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感悟意境点缀音乐再现图画对比赏析学以致用诗词曲是我国唐宋元三朝文学艺术的顶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而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通过对古诗词的口读、理解,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精练词汇的运用,也能帮助学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语文课程标准》就七至九年级阅读提出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审美情趣”。因而,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既关系到初中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又关系到中考的成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纵情诵读,情意绘通古诗词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炼的语言中,只有纵情诵读,才能把握作者情感,理解诗歌中心,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是单纯地放开声音来读,要读出节奏,读出乐感,用心去读,调动自己的感官,边吟诵,边想象,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再现诗中意境,如:马致元的《天净沙》,诵读时引导学生注意音节、节奏的变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体味到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形象,从而准确理解诗歌奠定基础。二、启发想象,感悟意境感同诗人感受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协助学生尽快掌握课文内容,但教学中通常由教师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去想,往往会存在一些缺陷,会造成学生对课文情景的单一性,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其脑海中造成情景各不相同,比如:《夜雨寄北》中,“君问未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是作者的妻子先写信于他的,于是让学生想象诗信中写的是什么内容,于是有学生说是倾诉,思念之苦,有学生说是陈述家事,孩子病了,还有学生说家中无钱买米,让诗人寄钱回家等等,这样,放开让学生去想,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创设情景与自主结合,会取得最佳效果。三、情境再现,走进诗歌文学作品大都来源于生活,古代诗歌亦如此,也是诗人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悟创造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表演小品,再现诗歌里的故事情节,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将诗歌改编成课本剧,一学生扮演诗人杜甫,两个学生扮演残暴的小吏,一学生扮演老妇,把差役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形象的表演出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古代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以及安史之乱中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情景再现会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更好更快进入诗歌,成为诗歌内容的参与者,会更好更透彻的理解诗歌内涵。四、了解背景,理解情感诗歌的写作背景是确定该诗歌情感基调的前提,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流露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比如杜甫的作品《望岳》,体现一种傲视一切,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乐观情怀,而《春望》就流露出忧伤国事,思念亲人的情感。所以背景与诗的灵魂息息相关,在学习每首诗之前,让学生先查阅写的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诗有初步的了解。五、点缀音乐,激发兴趣。古代大多数诗词都能配乐歌唱,“凡有井饮处,皆能歌柳词”,“胡儿能歌《琵琶曲》,童子能解《长恨歌》”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调动听觉器官,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比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优雅的诗词中,勾起学生对诗词的无限向往,效果比繁琐的讲解高之百倍。六、再现图画,画中有诗再现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一首首诗就是一幅幅画,在图画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的真切,诗歌教学中,利用图画能够运用色彩,明暗虚实等手段给人直观的印象,让人的视觉感官得到美的享受,教学《蒹薜》时,让学生纷纷拿起画笔,创作多幅图画,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画而流动,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也充分感受了诗歌的情境。七、温故知新,对比赏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初中三年学生会学到约七八十首诗词,其中不乏一些情感内容格律相同的诗词,因此在学习一首新诗词时,会让学生联系我们有没有学过与新诗某一方面相同的诗,引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新诗兴趣。比如在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一提到登山的古诗,我们自然会想到诗圣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受到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再接触一首关登山的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去感受一下两首诗有没有相同的情感”。“转轴拨弦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陆颖+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