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docx / 文档详情
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7万字
约33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docx

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

第一篇: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短短三周的陶瓷工艺学课程已经告一段落,真心的说,给我最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陶瓷工艺的博大精深,回望这几周的课堂内容,可以说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自己慢慢的沉淀与体会,但想要全面深入的参悟出中国陶瓷工艺精湛的技艺,仅仅凭这几周的学习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在课下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毅力。毫无疑问,作为一名陶瓷系的学生,我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结晶,工艺学可以说是其中精华中的精华。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无可比拟,远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出了彩陶和黑白陶器。魏晋时代更进一步制成了半陶半瓷的制品。到了唐宋时期已能制出非常精美的瓷器,并逐步趋于高峰。至明清两代在瓷质和瓷饰上更加精细,使陶瓷工艺的成就超越了历代的水平,并先后把制造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从此博得了“瓷国”的美誉。但是,由于近代受到一些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动荡时局的影响,使我们具有优良传统的陶瓷工业倍受打击,不仅各地的著名窑厂纷纷倒闭,而且陶瓷器的艺术风格也一落千丈,最为可惜的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的古陶瓷技术也大多失传,反而国外的少数陶瓷工作者对此进行一些研究。至于我们的陶瓷专家和工人,却处在双重的剥削与压榨之下,既缺乏良好的研究设备,有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终日迫于衣食而奔命,根本无暇顾及继承和发扬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因而使得我国的陶瓷工艺一度低迷,濒于消亡。。在解放以后,如同其他事业一样,陶瓷工业得到了复苏,经过十几年的提高和改进,无论在谁制造技术还是美术加工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进步。不仅现代化用瓷有着广阔的前途,而且许多著名的古窑场也陆续恢复。在老一辈的陶瓷工作者和老艺人的通力合作下,许多著名的彩色釉得到了恢复。陶瓷工艺在新时代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中国陶瓷工艺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中,可以说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发展阶段就是宋代。因为宋代的陶瓷工艺成就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先就客观原因来讲,当时火药,罗盘,活字印刷等发明乃至采煤业的巨大发展,在科学技术,燃料上给陶瓷工业提供了颇为有利的条件。各地方窑如雨后春笋,各具风格,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驰名中外的五大名窑,以及磁州,耀州,龙泉,景德镇等窑争奇斗艳。首创在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的钧窑瓷器瑰丽如朝霞,以铁元素还原烧成的汝窑瓷器色如天青,“紫口铁足”的官窑瓷器釉汁如羊脂,釉面能光泽如肤之微汗的哥窑以裂纹见长,釉色润泽如玉的定窑瓷器以印,刻花取胜。北方的一些民窑出产的瓷器也独有一风,釉色黑白为主,或施加化妆土,采用划,刻等技法,图样清新活泼,线条简洁自然,透露出一派豪迈之风。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北方民窑磁州窑与此同时,南方的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影青瓷器也极为有名。龙泉窑中“梅子青”以铁为主要着色,釉色葱翠,色调淡雅,可谓青瓷的上品。而影青同样以铁来着色,釉如碧玉,迎光透视,早在罩青的《竹园陶说》中就有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以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后人又给予它“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高度评价,可见影青的魅力是有多么的深入人心。龙泉青瓷和影青瓷器当时也大量输出国外,如东南亚,日本以及中亚一带,甚至在南亚,西亚,欧洲的有些国家的古遗址里,都曾发现这类瓷器残片。尤其是磁州窑白底黑花的装饰技法,对于朝鲜,日本,泰国影响颇大。如“绘高丽”的朝鲜陶瓷,“雕三岛”的日本陶瓷,以及所谓“宋胡录”的泰国,越南瓷器等,都是吸取了磁州窑技法而具有各自民族风格的代表作品。南宋时期,日本人加藤四郎曾来我国学习陶瓷技术,而被称为日本的“陶祖”。泰国也曾招聘我国的磁州窑的陶工前去传教,为中外陶瓷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梅子青影青此外,唐宋时期的绞胎绞釉的技法千变万化,磁州窑的刻花青瓷,纹饰生动,线条有力,流行一时,驰名后世。南北方当时普遍生产的黑釉瓷,如建阳窑的兔毫,油滴釉,吉州窑的玳瑁釉,都是我们课堂实验中最为感兴趣的结晶釉的精品(宋代结晶釉为铁系结晶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展现了我国广大地区陶瓷工匠们卓越的才华和精炼的技术。磁州窑的刻花青瓷兔毫釉钧瓷结晶釉两宋时期,我国北方曾被两个少数民族,辽(契丹族)金(女真族)两个封建王朝统治,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在陶瓷工艺上出现了模仿唐三彩的低温铅釉的“辽三彩”,仿定窑的白瓷等。其中以鸡腿瓶和马镫壶为代表,在造型上仍保留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特征。一些北方名窑如钧窑,定窑等虽然仍在继续生产,但与之前的作品相比风格也有所变化,有些在工艺上不免会相对粗糙,不过也有不少精致之作。如所谓的“宋加彩”就是金代出现的新品种,也是最早的釉上彩装饰技法。这类包含少数民族工匠特色的作品,也为我国的陶瓷多样化贡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陶瓷工艺学结课有感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