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随想杂文随笔.docx / 文档详情
随想杂文随笔.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9千字
约7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随想杂文随笔.docx

随想杂文随笔.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随想杂文随笔

第一篇:随想杂文随笔汉译名著的《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和《克力同》三合一的译文不错,就是每章前的提要和章后的译后记看得有些烦,到后两篇的时候我干脆就跳过了。我不喜欢看解析类的文章,除非解析的对象是我很熟悉的作品。我总觉得,在对一部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之前看别人的解析会对作品的理解趋于雷同。因为这就让别人的解释先入为主了,如果后来不再多读精读原著,那这解释怕就会永远成为自己对此书的“理解”了。而且,别人的解释也不尽然正确。比如《游叙弗伦》的提要和译后记中说苏格拉底从头至尾都渴望从游叙弗伦身上得到关于虔敬的真理。虽然我的认知也不见得正确,但我还是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最后其实是在嘲弄游叙弗伦的,尽管他一直称赞游是聪明的。苏格拉底讽刺游的含糊不清又自相矛盾的解说就像自己的手工艺人祖先,靠复杂的手艺造成错觉。不过这本书的译文虽不错,但提要和译后记几乎占了半本书了,有冗杂之嫌。而且半文半白的流畅译文虽能看出译者先生的功力,但我感觉还是过于古朴了。第二篇:再随想杂文随笔人们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好像有人专门论述过。我不是学者或领袖是不敢奢谈的。但是,我还是觉的正确的认识是智慧的儿子,是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不同时代,不同情况的具体体现,是爱心,不私心,不偏颇,公正,客观,全面,辩证的大融合。它需要闪光的思想,豁达的胸怀,坦荡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认识,无非认识人,认识宇宙万物万事,认识问题充其量还可以分成普通百姓的认识与领袖从政者的认识。我们普通百姓的认识,是人与人相互间的认识,是对政府政策法规的认识,是对自身能力与条件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大度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也要大度,客观,辩证,不带私心,不偏颇,充满爱心地认识别人。人人各有其优点,各有其缺点。以其优掩其劣,或以其劣盖其优,都会是有所偏颇的。人学习其优而摈弃其劣,就会有所益处,就会提高自己。人只有这样,才会相互理解,相互容人,相互帮助,相互服务,相互合作,相互互动,相互补充。在国家大政策法规下,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条件选定自己的职业,在相互服务中,贡献社会,生存生活自己,融洽人际关系。至于领袖与从政者的认识就更具风格,智慧,远见,更具抽象性。他们的认识旨在全局,兼顾局部,心怀理想,面对实际,奋斗现实,面对未来,体现群众愿望,不专个人意志。他们总结综合着人民的认识,他们疏导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引领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发挥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利用着人民的认识。他们把人民的认识提炼成一种思想意识形态而上升为理论,凝结成精神支柱,创造成指导思想方针,又通过实际操作与斗争,把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拧成一股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朝着政治设想努力奋斗和前进。近代的领袖们认识到了这些,并致力于发动,团结,利用,统一群众行动,统一着人民的认识,统一着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升华着自己的认识,领导着人民进行艰难的实践,于是其效益,其速度,其功劳,超过了五千年历代帝王将相及各资本主义社会的领袖。其实,人没什么,只要不带极端的私欲,知人知己,不偏颇,不私心,有爱心,不片面,不以一概全,有诚心,客观,辩证,哲理,放的下,拿的起,有哲学思想头脑,善于吸取人的优点,善于利用人的优点,善于避免别人的缺点,你就会产生正确的认识,就会升华自己的认识,你就会事业有成,你就会在别人对你认识的评头论足中释然,从而在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社会中去认识事物,通达事物的道理,在正确对待处理人际关系中超然起来,成就事业。这是任何人成长,成熟,处世,做事,成功的必经路子。第三篇:静夜,随想杂文随笔都热了好多天了,今天是上天可怜我们这些受苦的人儿,下午时分,下了点雨,天一下子凉爽了很多。住在顶层的我,却没有感受到一点凉意。白天屋顶经历了40度的高温烘烤,房顶现在还发着脾气,墙面是热的,睡在屋子里就像包子送进了蒸笼,让热气蒸烤着。身上的汗水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在为你默默的流泪。呆在宿舍里实在热的睡不了了。爬起,走向阳台,一下子感受到了雨后的室外的凉爽。抬头望向远方,由于下雨,天阴。现在的天,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对面建筑工地的探照灯,还亮着,给黑的夜有了一丝亮光,可又显得那样孤单,寂寞。夜色中,虫子发出叽叽咋咋,叽叽哇哇的声音,显得热闹非凡。环眼四周,远处的高楼也有一俩户人家还没有熄灯。就好像在小时候读书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四方形,显得单调。从远处看,更显得孤单、寂寞。阳台外的探照灯是孤单的,就像远方的游子来到了陌生的城市,你再有亮光也不会有人注意,也不可能有人注意,因为忙碌的人们没闲暇功夫。萤火虫的光,还有人去欣赏,而你探照灯就是再亮,也没有人去欣赏你,有时候还嫌你刺眼。有时候萤火虫的亮光都会比你强,比你更有意义。就像黑板上的小方块——住在里面人是喜、是悲、是乐,又管得着别人什么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随想杂文随笔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