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五篇范文 第一篇: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一班人精诚团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目标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结合本村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各项工作健康和谐发展,我村先后被市、区镇三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村”、“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一、加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及资源管理,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村在“科学发展,富民强村”主题的推动下,投资百万元修建水泥公路4500米,实现村通组组通;投资10万元,新开挖塘堰10口,改善村民抗旱难问题;投资15万元,新建村“两委”办公楼及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投资7万元,改造2处码头,解决群众过渡难;投资300万元,开发荒山、荒地1500亩,新修田间道5000米,水库、塘堰5口;投资8万元解决安全饮水卫生井8口;投资50万元,兴办党员“双建双带”基地9处。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422万元。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夯实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础。一是加快推进农民增收。通过招商引资,壮大集体经济总量,鼓励开展养殖业的开发,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形成掌握一门技术、富裕一家人的氛围。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多渠道增收收入;二是加快推进惠民工程,继续贯彻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粮食直补、低保资金足额到位,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我村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强村级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我村在产业发展规划上,本着“农民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截止目前,初步形成了泡桐树基地、杉树基地、松树基地、红薯基地、蔬菜基地、精养鱼池基地、优质水稻基地等,现在有一处养兔场正在筹划之中。在发展过程中,我村党员带头,村组干部带头,村民代表带头,树立党标兵形象。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谋发展、创收入、得实惠。第二篇: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XX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汇报材料XX社区位于徐州市的西北部,北靠九里山,南依故黄河,西与泉山区接壤、东与沈苑社区相连。社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一、基本情况我社区是一个集商贸、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圈,黄河南路西街商贸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已被区政府定为鼓楼区第六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社区共有居民1260户,总人口3781人,分为两个居民小组,其中,涉农家庭582户,涉农人口948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共计党员134名。社区经济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拥有固定资产1.06亿元,可出租的门面房、厂房和场地5万余平方米,年收取租金6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1.2万元。10年、11年村队总收入分别是885.03万元和1102.27万元,支出分别是369.46万元和472.12万元,收益分别是488.57和630.15,福利费用分别是692.08万元和462.1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二、“三资”管理1、近年,我们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以实现备案查询微机化、业务操作程序化、提示警示超前化、限制制约约定化、终端监控网络化为目标,开展社区“三资”管理工作。集体三资台账资料齐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构建社区1三资组织网络。一是成立社区“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经管站、村民代表为领导成员。具体业务由社区经管站负责,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指导、监督社区“三资”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三资”监督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下属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监督村日常“三资”管理工作。明确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四权”不变原则。即“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审批权不变,仍归村级所有,二是坚持民主管理原则。三是坚持简单、实用、有效原则。四是坚持配套推进原则。五是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原则。“三资”管理的着眼点是加强监管,规范村干部行为,落脚点在于提高“三资”运作效率,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统一“三资”范围,摸清“三资”底数,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监管功能。2、集体土地房产出租,严格按照徐鼓政办(2011)13号文件精神《鼓楼区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出租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按照出租程序,进行招租、出租,按照区政府统一的合同制式鉴定合同。加强合同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社区资产管理,3、财务公开符合“三定四化”要求,一是深入开展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创建活动,在管理中促规范,在规范中增效益。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开支审批、现金管理、票据管理制度,控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总量。同时,要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