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备发言稿 第一篇:集备发言稿数学集备发言提纲学校:胜利小学中心发言人:张倩我们胜利主备的数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后2节,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节,第三单元运算定律7节,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3节。一、汇报第一单元后2节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一单元训练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例4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例5,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五、如何落实知识点:1.例4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为了突破重点,在复习中先口算几道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通过讨论回答初步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的运算顺序。出示例4首先借助基本题96÷12+4×2与例4(1)依次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和计算激活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自然运用到三步式题,然后结合例4(2)引入中括号,让学生凭借对小括号的认识,去判断运算顺序,完成计算。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认识中括号的的作用,体验含有两重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请学生总结带有中、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到认识中括号、完成计算、总结运算顺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六、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完成教材p9做一做。变式题教材练习三第2题。通过列综合算式加深对运算顺序及括号的作用的认识。提高题教材p12第六题练习,四则混合运算以凑24游戏为载体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5重难点,学会应用四则运算的相关基础知识,计算并比较各个不同方案的结果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全面理解题意,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先由租哪种船便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引出进一步探索,调整租船方案,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点拨强调:要先假设全部租小船和大船各自的情况,再相应调整我们的方案,最后得出最佳方案,所以,要获取最佳方案,我们要先把所有可能的方案都考虑到,在把他们的结果相比较,最后选择满足我们的期望的方案。课堂练习题:教材p11第四题,租车问题,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丰富此类问题的经验。P12第五题提供多个信息,计算、比较选出合理方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能力。一、汇报第二单元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2、认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一样可能不同。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三、二单元训练重点:1.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2.把观察到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完成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重点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得到的视图图形是不同的。第二课时例2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3个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重点是发现不同几何体同一方向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五、落实知识点:教学例1呈现了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的一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获得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表象,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教学例1时,(1)请学生用4个正方体拼搭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进行充分的观察,通过分组合作,让全员参与观察,(2)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从前面、上面、左面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摸看到的面,说一说看到面的形状,动手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伙伴交流。通过看、说,想、画帮助学生建立各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表象。课堂练习:教材p13做一做可与例1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练习四第1、2题练习四第3题通过摆一摆观察形状。教学例2,例2呈现了用正方体拼搭的3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从上面、左面、前面观察,发现从上面观察看到的3个几何体的形状相同。从而认识到,从同一

猫巷****松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