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岛农业大学校史 第一篇:青岛农业大学校史学校历史沿革:莱阳农业学校(1951—1958)1951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了莱阳农业学校,设农作物和果树蔬菜两个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最早创办的两所中等农业专科院校之一,为国家农业部重点中专学校,隶属山东省农业厅领导。莱阳农学院(1958—1963)1958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办莱阳农学院,设农学、园艺、牧医、植保4个系,开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植保四个专业,分设本科班和专科班,隶属省地两级领导。校址由莱阳城南迁至城东原莱阳地委旧址。即墨农业学校、即墨畜牧学校、青岛农业学校、烟台畜牧兽医学校、崂山郊区农业技术学校于1961年先后并入莱阳县农业学校。莱阳农业学校(1963—1976)1963年9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停办莱阳农学院,与莱阳县农业学校合并改办莱阳农业学校,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会计统计、农机等5个专业,隶属烟台行署领导。1968年9月,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并入我校。莱阳农业大学(1976—1978)1976年5月,经山东省委批准,在莱阳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改办莱阳农业大学,设农学、园艺、农机、畜牧兽医、水利等5个系,在校生1200人,教职工55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隶属烟台地区领导。莱阳农学院(1978—2007)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莱阳农业大学改办莱阳农学院。1997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工作合格评价,获得“优秀”。1998年6月,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首批设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果树学两个学位授予点。2001年10月6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2001年7月18日,青岛校区举行奠基仪式。8月22日,青岛校区首期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7月,首批3000名学子入住青岛校区。2002年9月19日,青岛校区落成暨2002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青岛农业大学(2007—)2007年3,4月,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以此为标志,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提出了“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开始向高水平多科性大学迈进。2008年5月18日,学校举行揭牌仪式。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56000余名。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农科特色鲜明,农、工、理、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设有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药学院等14个教学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合作社学院、中加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海都学院(独立学院)。举办58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2万人,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学校拥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占地3337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72.5万册,国内外期刊10727种,电子图书16160GB。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德育工作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创新,逐步构建起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特色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工作格局。德育工作基本理念:德育首位观、人才质量观,学生主体地位观德育工作思路:把握方向,明确目标;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拓展空间,构建体系;狠抓落实,重点突破。2005年4月,我校女子大学生冲锋枪方队在青岛市防空演练阅兵式上荣获第一名。大学文化学校在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建设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四队一团,盛开校园文明建设“奇葩”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组建了“四队一团”(国旗护卫队、女子民兵连、青年志愿者先锋队、大学生校园文明督导队、大学生文明礼仪宣讲团),分别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爱心奉献教育、大学生基本规范教育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导、示范和督导作用,努力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两大文化节,力搭成长成才大舞台以“弘扬先进文化,倡树时代新风,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积极搭建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明钰****甜甜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