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docx / 文档详情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9千字
约16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docx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

第一篇: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七年老店”挂名出专著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青椒”(青年教师)评职称如同翻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以至于评职称难成了不少高校“青椒”的心中之痛。为更快翻到山那边以升职加薪,有人不惜铤而走险抄起了小道,花钱挂名专著、代发论文等,滋生出种种乱象。这其中究竟有何猫儿腻?折射出哪些评职称中的痛点?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开学后,记者以“青椒”之名去探究了其中的“套路”,并采访了部分“青椒”、相关专家,试图寻求解决之道。挂名专著,代发论文“评职称”中的“套路”记者在某购物网站上搜“专著挂名”,便蹦出约10家相关网店。点进一家,咨询客服,“能专著挂名吗?”“您是评职称用吗?”客服几乎秒回。客服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这里咨询、交易的人“基本上都是评职称”,代出独立著作至少需要2.1万元,合著则一般每人约1万元,找齐需挂名的作者后便可签订合同、付定金、安排出版、支付尾款。其中,书的内容则由“专业人士”代写。客服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解释:这是因为有的老师没时间写,“有的老师有书稿也没用,自己联系不了社里,需要专门的图书公司去向社里报题……有的书稿质量不行,反而会增加成本。”另一家网店则直截了当告诉记者,专著的内容由“出版社编辑写”,而且会根据挂名作者的研究方向去写书稿,“书中每个作者负责部分章节内容,该部分章节的内容会和您的研究方向一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继续以高校教师的角色向客服咨询如何出合著,客服则给记者抛出3本专业教材的名称、出版社信息,供记者选择,并向记者保证,“能接就肯定能出版”,需先确定书籍名称、字数、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再签订合同,付全款一半,安排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查图书在版编目cip(仅独著作者或者合著主编可查到),付尾款。其中一主编,10万字,9500元;二主编,8万字,8500元;三主编,8万字,7500元;副主编,3万字,2000元;参编,只挂名,不参与编撰,1000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该网店不仅能挂名出专著,还号称“可在某大核心期刊代发论文”。刊发的前提则是老师所在单位须是“二本单位及以上,有基金”,代写代发需1.7万元,3500元版面费则自理。该店自称是“七年老店”,网店页面显示,“图书挂名”这一产品月销5215笔,“论文发表”月销11650笔,粉丝1.1万人。重科研,轻教学乱象中的职称之争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去年印发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第十五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申报教师一旦被发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按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因弄虚作假、学术不端等通过评审聘任的教师,撤销其评审聘任结果。然而仍有人铤而走险,这在福建省某公立高校讲师高护(化名)看来,不足为奇,“期刊的版面就只有这些,但要发论文的人那么多,不托人找关系很难发出来。所以有些人干脆找人代写代发也不奇怪了。”近来,高护为托关系找期刊发论文已花费近万元,因为要评副教授至少需要3篇一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其中一篇用一本专著抵消。对于高护来说,出专著“不成问题,学校出版社可以给免费出版”,但自己没时间写且又不想“随便写写”,而发论文则成了他的一大难题。“高校青年教师评职称难确实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宋乃龙认为,评职称需要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但个别老师为了寻求快速成长做出急功近利的行为,这一方面与高校教师群体竞争压力大,待遇偏低,生活压力较大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甚至是“重量不重质”的评价机制,使青年教师疲于学术产出,也刺激了个别青年教师为了完成评职称的科研量化指标,而做出一些学术不端行为。“职称的评定主要有两大硬性标准:一是教师的资历;二是达到一定教学标准和科研的标准,其中科研的标准相对比较容易量化,比如论文、获奖情况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张政文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年来没彻底解决的问题,比如重科研,轻教学。究其原因,张政文认为,其核心的问题在于教学成果转化周期长,且教学成果不容易量化,在学生、同事评价老师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这位老师比较严厉,其实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同学就给老师打低分。但也有“青椒”向记者“吐槽”,很难有完整时间进行科研。“上课、培训、各种会议等常占据了教师大半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见缝插针‟式的科研,反而成了很多人的常态,但科研若没有完整的时间和长时间的积累,也很难出精品”。此外,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看来,目前很多青年教师感觉评职称难,也与高校岗位设置有关,“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人才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我们大量评职称,现在很多高校的岗位已经满了,所以只能退一个补一个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乱象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