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海省2008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第一篇:青海省2008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总结青海省2008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质检执联〔2008〕244号)精神和《整顿和规范建材市场秩序三年(2005年-2007年)规划》(国质检执联〔2005〕103号)的要求,省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认真结合我省实际,围绕2008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积极部署开展了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按照2008年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为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体现整治效果,省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青质监联〔2008〕78号,下称《通知》),《通知》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整治要求落实到日常监管工作中,加大对建筑用钢材、人造板、水泥、涂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防水材料、建筑用铝合金型材等直接涉及人身健康和建设工程安全的重点产品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在施工中采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和无生产许可证产品等违法行为。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770人次,检查建材生产企业98家、建材市场5个、建材经营企业410家、建筑工地37处。查处建材违法案件4起,涉案金额2万余元,捣毁制假窝点1处,取缔2家非法加工制造小作坊。查获不合格钢材9.87吨,电线45卷,过期油漆10吨,货值3万余元,罚没金额4万元。对242批次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合格214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8.4%。二、专项整治的做法和成效(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青海省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强领导,认真部署,联合下发文件形成制度,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以州地市为重点开展,省级各成员单位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各级质监部门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整治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努力实现建材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建筑工地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狠抓落实,各司其职。省质监局全力承担起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协调机构职责,会同省发改委、公安局、环保局、城建局、商务局、工商局、林业局、电力公司等各成员单位联合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各州地市都召开了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加强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建立健全部门间分工协作的整治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形成市场监管合力,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建材生产企业监管,对全省建材生产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健全完善了企业质量档案,对建材企业进行了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全面地掌握了建材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设施设备、产品标准、生产工艺、产品检验等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了不合格建材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建材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扩大覆盖面,对171家企业生产的178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78.1%。其中,水泥、水泥预制构件和低碳钢热轧盘园条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达到100%。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本辖区内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开发商、施工单位的质量诚信档案。强化建材使用管理力度,杜绝不合格建材在建设工程上使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商务部门建立健全本辖区内建材销售、租赁、开发商、施工单位的社会信用档案。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建材批发市场综合管理,协调推进建材批发市场管理制度及健全建材批发市场商品准入制度等工作。工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用钢材、人造板、家具、涂料、水泥、建筑用铝合金型材等重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牧区建材市场的监管。强化对商品质量的监管和质量监测,建立健全本辖区内建材销售、租赁商户的质量诚信档案,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建材刑事案件和拒绝、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活动。环保部门结合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工作,对全省建材企业进行清查,并建立了企业运营情况台帐。同时加大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超标、超总量排污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电力部门对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的专门生产“地条钢”及其制品、落后小立窑水泥等假冒伪劣建材的企业停止供电。建材市场物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经营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建立进货把关验收、索证索票等制度,严把产品进货关。(三)突出重点,开展整治。根据第3季度省质监

努力****亚捷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