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音乐版权杂话.docx / 文档详情
音乐版权杂话.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1万字
约37页
0
3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音乐版权杂话.docx

音乐版权杂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音乐版权杂话

第一篇:音乐版权杂话音乐版权杂话今年年初,数字音乐版权市场弥漫着硝烟,腾讯、阿里频繁出手,先后分别与索尼、环球、华纳等唱片业巨头签署独家数字音乐领域版权协议,而像酷狗、酷我等音乐播放软件公司则通过结盟共组“海洋音乐集团”的方式来抵抗巨头来袭;一时间,数字音乐版权领域成“合纵连横”的态势。当“音乐产业萎缩”、“没有好的作品”已经变成老生常谈时,网络巨头的“版权采购”大手笔则像是一剂强心针,让困境中的数字音乐产业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强势采购版权对整个音乐产业来说是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呢?强势采购音乐版权,是福还是祸?纵观整个数字音乐产业,依据版权流转路径可将其分成上游、中游以及下游(下图);上游为音乐版权的生产者,他们生产音乐并依据法律最终拥有音乐版权,包括了词曲作者、演唱者以及版权公司;中游为音乐版权的加工者,他们将购买到的版权进行加工赋予新的属性,包括了类似音乐视听软件公司等;下游为音乐版权的使用者,他们享受经中游加工后的音乐服务,绝大多数使用者为普通民众。不难想象,一个健康的数字音乐产业循环流程应该是:当处于下游的使用者得到音乐服务后向中游的加工者付费,而加工者将一部分所得作为音乐版权成本反哺于处于上游的生产者,最终上游生产者获得了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及生产动力,进而生产出新的产品――音乐!在数字音乐尚未崛起的时代里,CD唱片、磁带作为音乐的载体很好地将上中下游连接在一起,不仅公平地让下游使用者享受到服务,中游分销商获得利润,上游生产者享受回报,而且刺激着音乐生产者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可以说只有健康的音乐产业体系,才有了当年唱片公司众多“白金唱片”的光辉岁月!当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后,盗版的成本被降到了最低同时监管的困难被几何级数般扩大,那么结果众所周知――这套健康的体系瞬间崩塌了!回顾近些年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道路,不得不说网络巨头们“尊重音乐人的创作成果,使用音乐付费”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当人们审视网络巨头的版权收购行为时,不可以忽略的现象是――大手笔收购版权并同时开启版权大战的行为直接提高了数字音乐产业中游市场的入门门槛;对于中游市场的潜在进入者而言,只要涉足了这一市场就不得不向同为竞争者的网络巨头购买音乐版权以免除自身经营的法律风险,或是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抑或是“铤而走险”继续盗版之路而最终遭到法律严惩;从这3方面来看,对于中游市场潜在进入者而言,与网络巨头们在数字音乐领域进行的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并且输家永远会是自己!以此推测,音乐版权在巨头们手中不仅是减免自身法律风险的保证,同样可以是打击竞争对手的法律武器。试想一下,当音乐产业中游市场众多网络巨头群起发难时,整个市场将迅速被瓜分。对于数字音乐产业下游的使用者而言,他们所期待的无外乎是更好的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精髓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为人们各项需求提供最完美的服务”。缺乏竞争的中游市场必然因为缺少“创意”的原动力而无法提供“尽善尽美”的用户服务,且市场竞争者利用自己手中的版权优势来阻止对手使用己方音乐时,下游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将糟糕得“一塌糊涂”;当用户不得不同时在自己手机上装3、4个音乐软件才能听到自己想听的歌曲时,这只能被认为是“数字音乐”的退步,因为这样的“产品”是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精神相背离的。依据比达咨询(BigData)的数据,2014年手机音乐APP的下载量突破50亿次;如通过移动互联网享受便捷周到音乐的服务不再,而用户享受音乐的固有需求仍有,则用户听歌方式极有可能回到“2G时代”――通过互联网下载歌曲后利用本地播放器欣赏音乐。互联网下载长久以来被誉为“盗版音乐之源”,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线上听歌的崛起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互联网下载本地播放的趋势,而一旦势头逆转用户回归过去的使用习惯,那么音乐盗版之势将愈演愈烈。反观网络巨头们的数字音乐版权收购之举对音乐产业上游的生产者(音乐创作人)又有什么影响呢?他们是否都获得利益了呢?恐怕不然,仍然存在大量的独立音乐人,他们所拥有的版权数量与大型唱片公司无法相提并论,但却存在着一些“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这部分音乐人面对中游产业中的“巨头”没有强有力的议价能力并且期望借助“巨头们”的平台推广自己的作品,目前我国著作权保护领域尚且没有成熟的单曲价值评估方法,故这部分音乐人既无法得到自己满意的回报,又不能狠下心来宣称与“巨头们”断绝合作,只能忍气吞声任人摆布;此外,大量初出茅庐的音乐新人既没有被大唱片公司提携的机缘又没有已经“传唱南北”的作品,他们尚未成功但一直凭着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在成功的路上不懈努力,然而,与其付出相比,他们的处境令人担忧,许多音乐人没有固定的收入,甚至没有钱买吉他创作,自己创作的歌曲被别人使用了,即便没有报酬也会很开心。一位资深创作人的话却引人深思:“现在好歌越来越少,因为创作的气氛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音乐版权杂话

文档大小:3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