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计划书 第一篇:项目计划书科技园区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申请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目录第1章1.11.21.3项目申报单位概况…………………………3项目承担单位……………………………3承担单位简介……………………………3申请单位近三年经营状况……………3第2章2.12.22.3第3章3.13.2第4章4.14.24.34.44.54.64.7第5章5.15.2第6章6.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4项目概要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项目前期开发情况及技术基础……………6项目前期开发情况主要技术基础项目实施方案………………………………8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技术方案项目招标内容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10环境影响评价节能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12项目投资概算6.2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第7章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167.1基础数据与参数7.2营业收入7.3经营成本与总成本7.47.57.67.77.8第8章第9章9.19.29.3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申请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的理由结论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分析第1章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1.21.3项目承担单位承担单位简介申请单位近三年经营状况第2章2.1项目概要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建设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信息技术,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后又一次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伴随着温家宝总理着重提出的“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己成为信息产业中的下一个战略高点,我国己经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一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所谓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生长、农产品生产流通等信息的获取,通过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与农作物栽培管理、畜禽饲养、灌溉、植保以及农民教育相结合,以提升农业生产、管理、交易和物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一代技术支撑平台。本项目为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3000平方米的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大型智能化育秧工厂、农田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农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物流服务平台、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等。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实施,能够实时收集农田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等数据信息,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监测土壤和空气状况的变更,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监测、环境控制以及智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产品产量。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为农产品增加RFID标签,建立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的全过程跟踪和监控,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三个10%的目标。即减少投入(包括生产资料、人工及管理)10%;增加产量10%;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方面增收10%。2.2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普及,以全球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正在兴起,并被业界称之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对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有关资料表明,过去三十年,网络信息科技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而采用全新框架的“物联网”将会导致整个互联网和其他应用网络体系的重建,进而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拉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研究,“物联网”已经成为未来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热点。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转变,网络信息化技术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同样成为当今各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业网络信息化的步伐,利用“5S”技术(GPS,RS,GIS,ES,DSS)、环境监测系统、气象与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对农作物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调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农业人员甚至普通农民,即可以随时随地及时快捷的获得各种科技信息、管理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气象与土壤信息、作物与病虫害信息等等。互联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正在改变因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量化与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行业性弱点。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使“电脑上也能把地种”的愿

春景****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