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docx / 文档详情
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6万字
约50页
0
4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docx

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篇: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本提纲为期中考考点,其中加粗字体为重中之重。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历史,丰富自己!加油!预祝考试成功!(老赖)注: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100分。其中选择题30题60分,主观题2题40分。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力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1、内服外服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3、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优先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各国有很大自主权.三、西周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前1046--前771)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诸侯国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异姓: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分封一些殷商降族,利用他们对付商人。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2、宗法制1)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体系——大宗、小宗相对5)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注意:分封制为表,是宗法制的实质;宗法制为里,是分封制政治上的表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B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C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2.表现: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3.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4.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5.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6、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三、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隋唐:三省六部制1、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2、影响: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中唐设枢密院)二、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三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征辟制(举荐和征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到唐代日益完善意义:为不具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日益成熟,为官僚体制提供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四监察与谏议监察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明清达到高峰有都察院,设监察御史谏议隋唐的门下省,宋代的谏院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低效现象,但作为常设的制度可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总评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非此不足以有效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吸纳新生力量保持基础稳固,这两个方面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西汉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2、解决:A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B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3、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二、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四、明朝:(一)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文档大小:4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