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一《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高一《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高一《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教材:人音版《音乐鉴赏》(必修)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节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概况及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2、聆听《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3、认识、了解代表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代表作品。教学重点:1、聆听《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2、认识、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概况。教学难点:学生了解填词歌曲,尝试自主创编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CD光盘、钢琴或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弹奏《送别》伴奏,学生跟唱歌曲。并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是谁?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课题,并介绍这是一首填词歌曲,属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设计意图:运用学生跟唱较熟悉的歌曲《送别》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二、新授课1、学习音乐知识A、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概况。B、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的影响,具有什么时代意义。C、音乐家沈心工的生平及代表作品。D、音乐家李叔同的生平及代表作品。(1)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分别自学一个问题。(2)自学后两组学生代表分别展示学习成果。(3)教师点评,并补充。设计意图:通过自学音乐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聆听《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A、聆听《体操—兵操》(1)请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学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3)旋律填空练习。(歌曲的前两句)B、聆听《黄河》请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C、聆听《祖国歌》请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师问:三首歌曲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结合时代背景它们反映出了什么时代意义?学生思考后发表个人意见,教师评价并补充。同学们,三首歌曲都表达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20世纪初,我们的祖国内忧外患,人民渴望富国强兵、民主自由,歌曲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心声。同时,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便于传唱,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学堂乐歌的旋律来自西方音乐,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洋音乐及其相关文化得以在我国传播,对我国近代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通过探究问题,让学生归纳音乐文化,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拓展实践(1)为歌曲《送别》的旋律自主创编歌词。(2)请学生展示创编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及两位代表音乐家,聆听了他们的代表作品,音乐家用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思想,反映了时代主题。同学们也可以尝试进行创作,用音乐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反映我们的时代主题,让我们一起期待大家的作品。第二篇: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我主要从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源建议、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建议七个步骤加以阐述。一、学习目标1、聆听《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送别》并演唱歌曲《祖国歌》、《送别》,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情感表现和风格特点,在听赏和歌唱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2、能运用旋律、节奏、音区等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能在讨论、探究中对“学堂乐歌”当时的社会价值以及在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3、重点认识、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而认识了解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赏析、体验“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并了解其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对歌曲当时的社会价值作一番探究,提升对作品、对人物的分析能力。难点: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准确把握好演唱情绪。三、教学内容安排1、聆听《体操—兵歌》、《黄河》和《祖国歌》,演唱《送别》,引领学生了解20世纪初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音乐教育的水平状况。认识什么叫“新音乐”,什么叫“学堂乐歌”,并使之尝试理解这个时期作品的风格及特点,拓深学生的知识面。2、在鉴赏中,将重点放在《体操—兵操》上。此曲系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之一,地位显著;歌曲浅显易懂,旋律发展自然,

是你****岺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